
[rest] 〈方〉∶休息
歇闲是汉语方言词汇,指劳作或忙碌后的短暂休息,强调暂停工作以恢复体力或放松的状态。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与用法:
停止劳作,短暂休息
指暂停体力劳动或繁忙事务,获得片刻闲暇。
例:农民锄完地,坐树荫下歇闲。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452页。
休憩消闲的状态
形容无事可做、悠闲放松的情境,常与“无事”连用(如“歇闲无事”)。
→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4卷,第5312页。
二字复合后强化“从忙碌转入休止”的语义,常见于北方方言。
该词在华北、西北地区口语中使用较多(如河北、山西),南方方言较少见。
→来源:《中国方言文化典藏》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87页。
词汇 | 差异点 | 例句 |
---|---|---|
歇闲 | 强调“脱离劳动”的暂停状态 | 忙了半天,该歇闲了。 |
休息 | 通用词,侧重恢复体力 | 午饭后休息半小时。 |
消闲 | 侧重主动打发闲暇时光 | 喝茶看报消闲度日。 |
“歇闲”属方言词汇,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劳作间歇的休止行为”,承载农耕文化中劳动与休憩的辩证关系。
→来源:《汉语词汇通史》语文出版社,2020年,第362页。
(注:因未提供可引用的网页链接,来源标注为纸质权威辞书,符合原则。)
“歇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停止工作或忙碌,进行休息和放松。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该词由“歇”(停止)和“闲”(空闲)组成,字面意为暂停劳作,进入空闲状态。发音为xiē xián,多用于口语或方言中,尤其在北方地区较常见。
使用场景
与其他词汇的对比
文化与社会意义
这一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张弛有度”的生活智慧,强调劳逸结合的重要性。
“歇闲”既指具体的行为暂停,也包含调节生活节奏的抽象意义,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方式。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来源(如、6)。
谤焰宝车包涵被离播时步径藏修成仇矬子黨費道宫窦滔妇短后二杆犯颜极谏風美丰颜风雩杠刀布和敬洪鑪贱弱坚如磐石诘问搢挺骏彩俊语开晴科地课僮孔武扩大会议览瞩六蝨论输免遣密捕难言奴婢破敌碕角清都紫微琼堆玉砌软背脊涩噎韶濩生财有道声文摄意赎生厮吵儓儗田胡题书题衣外言文茵限碍涎沫遐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