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藏修的意思、藏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藏修的解释

亦作“ 藏脩 ”。 《礼记·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 郑玄 注:“藏谓怀抱之;脩,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唐 牟融 《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明 宋濂 《恒山精舍记》:“恆山精舍者, 盱江 王君 伯昭 藏脩之所也。”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今日特请 微之 过来,撮其要旨,讲论一番,庶丽泽不虚,藏修有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藏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分解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1. 词义解析

    “藏”取“隐匿、蓄积”之意,如《说文解字》释为“匿也”;“修”则为“研习、修养”,《广雅》训为“治也”。合而为“藏修”,指潜心修习、专注学问的状态,强调内在积累与外在行为的统一。

  2. 经典文献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此处“藏修”与“息游”对举,描述治学者当在专注研习与适度放松间取得平衡。后世如刘勰《文心雕龙·养气》亦用此典,引申为文人治学的修养境界。

  3. 现代语义拓展

    《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引申义,既保留“专心向学”的本义(如“藏修典籍”),又衍生出“韬光养晦”的处世态度,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以“藏修息游”喻学者隐于市井而精进不怠的精神。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藏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词源与核心含义
    源自《礼记·学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本义指专心学习,强调将学问内化于心并持续研习。

  2. 字形与读音

    • 拼音:cáng xiū(注音:ㄘㄤˊ ㄒㄧㄡ)。
    • “藏”意为“怀抱、内敛”,“修”指“研习、实践”。

二、用法与引申

  1. 传统语境
    多用于描述学者或文人专注治学的状态,如唐代牟融《题孙君山亭》诗:“长年乐道远尘氛,静筑藏修学隐沦。”。

  2.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隐藏修养、谦逊低调,但此用法未见于古籍,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现代演绎,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三、相关辨析


四、总结

“藏修”本义强调专注学习,是古代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现代语境中可能衍生出谦逊内敛的含义,但需注意区分传统与引申用法。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原文及郑玄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班辈悲吟边色长离倡母车次辰汉驰触吹风翠羽明珰鼎昌断酒敦煌五龙惰肆多用途货船防旱废官宫房关东地方鼓点规条好辨画外音恢宣获成偈偈捷音近古廑身近午蠲苛连山眉瞭望台廪增乱化露地鹿幦门阿民政屏帐敲金击玉泣泪鳍鬣崎岖日火荣仕瑞莲扇庖舍园石英玻璃送心所用特操通心颓俗瓦鼓外厨五綦相善郗家庭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