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晋 谢安 。 唐 温庭筠 《谢公墅歌》:“ 朱雀 航南绕香陌, 谢郎 东墅连春碧。”
(2).指 南朝 宋 谢庄 。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谢郎 衣袖初翻雪, 荀令 熏炉更换香。” 宋 姜夔 《水龙吟》词:“甚 谢郎 、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谢郎”是古代汉语中的特定称谓,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晋代名臣谢安
谢安(320—385年)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以指挥“淝水之战”闻名。在唐代诗词中常以“谢郎”指代他,例如温庭筠《谢公墅歌》中“谢郎东墅连春碧”。
南朝宋文学家谢庄
谢庄(421—466年)以文采著称,擅长诗赋。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中“谢郎衣袖初翻雪”即指他。
《谢郎》是指对郎君表达感激之情或道别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它表达了妇女对男子的感情和依恋,常带有深情的色彩。
《谢郎》的拆分字形是由“讠”和“良”两个部首组成。“讠”(讠讧辶讨)是“言字旁”,表示和语言有关的意思;“良”(艮艾艸色)是独体字部首,表示和良好、美好的意义。
《谢郎》的总笔画数为11画,其中“讠”部4画,“良”部7画。
《谢郎》一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秦风·葛生》一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谢宓傅兮。”这里的“谢宓傅”即为“谢郎”的意思。后来,这个词语被广泛运用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
《谢郎》的繁体字为「謝郎」。
在古代,谢郎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如《谢宓傅》中的“谢”字写作“謝”,可以看出古代汉字的变迁。
1. 羞三尺,愿郎傍。谢郎,谢郎,字字双双吻我肠。
2. 冬雪寒如水,凝结谢郎情。
感谢、郎君、谢意
感恩、告别、依恋
恩怨、解除、疏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