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晉 謝安 。 唐 溫庭筠 《謝公墅歌》:“ 朱雀 航南繞香陌, 謝郎 東墅連春碧。”
(2).指 南朝 宋 謝莊 。 唐 李商隱 《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詩:“ 謝郎 衣袖初翻雪, 荀令 熏爐更換香。” 宋 姜夔 《水龍吟》詞:“甚 謝郎 、也恨飄零,解道月明千裡。”
“謝郎”是古代漢語中的特定稱謂,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晉代名臣謝安
謝安(320—385年)是東晉政治家、軍事家,以指揮“淝水之戰”聞名。在唐代詩詞中常以“謝郎”指代他,例如溫庭筠《謝公墅歌》中“謝郎東墅連春碧”。
南朝宋文學家謝莊
謝莊(421—466年)以文采著稱,擅長詩賦。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中“謝郎衣袖初翻雪”即指他。
《謝郎》是指對郎君表達感激之情或道别的詞語,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它表達了婦女對男子的感情和依戀,常帶有深情的色彩。
《謝郎》的拆分字形是由“讠”和“良”兩個部首組成。“讠”(讠讧辶讨)是“言字旁”,表示和語言有關的意思;“良”(艮艾艸色)是獨體字部首,表示和良好、美好的意義。
《謝郎》的總筆畫數為11畫,其中“讠”部4畫,“良”部7畫。
《謝郎》一詞來源于古代文學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詩經·秦風·葛生》一詩:“葛之覃兮,施于中谷。謝宓傅兮。”這裡的“謝宓傅”即為“謝郎”的意思。後來,這個詞語被廣泛運用于後來的文學作品中。
《謝郎》的繁體字為「謝郎」。
在古代,謝郎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如《謝宓傅》中的“謝”字寫作“謝”,可以看出古代漢字的變遷。
1. 羞三尺,願郎傍。謝郎,謝郎,字字雙雙吻我腸。
2. 冬雪寒如水,凝結謝郎情。
感謝、郎君、謝意
感恩、告别、依戀
恩怨、解除、疏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