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谨合作。《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 传:“以五礼正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 明 宋濂 《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学士臣 宋濂 、待制臣 王禕 协恭刊裁。”《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将来‘同寅协恭’,多少事业都要同做。”
“协恭”是汉语中具有古典色彩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为“共同恭敬谨慎地合作”。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协”指协调、共同,“恭”指恭敬、谦逊,组合后强调群体以庄重态度协同完成事务的状态。该词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描述君臣同心、恭敬治国的理想关系,《十三经注疏》将其注解为“同其寅畏,协其恭敬,使民彝物则皆得其正”。
在语言演变中,“协恭”逐渐成为礼仪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常用于描述上下级或同僚间相互尊重的协作模式。例如《明史·职官志》记载官员需“协恭夙夜,以率其属”,体现传统行政伦理对集体责任的要求。现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研究,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列为“体现儒家协作观”的典型词汇。
相关词语包括“协心”(同心)、“恭恪”(恭敬谨慎)等,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对集体协作与礼法秩序的重视。
“协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ié gōng,其核心含义是勤谨合作,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事、互相尊重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源自《尚书·皋陶谟》中的“同寅协恭,和衷哉”,指同僚或上下级之间既保持恭敬,又能协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现代用法延续了这一内涵,多用于形容团队或集体中成员友好互助、彼此尊重的状态。
字词解析
历史与文学用例
使用场景
适用于描述职场、学术合作或社会交往中,成员既高效协作又保持互相尊重的场景,如“团队协恭共进,攻克技术难题”。
“协恭”不仅是一个行为准则,更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处世智慧。
布写裁正抄撰承德承平盛世乘墉晨夕传閲纯正无邪打撑打寮诞瓦叨赖耋老顶相泛剽封检分散染料贡御孤寡鹤归衡栿和物訇礚洪润洪私沪渎蕙肴见得竭尽全力劫贼屐履金刚眼惊心吊魄恺直枯腴漏兜魔邪内眄偶俗起蚕虬螭却待仁彊三品秀才史抄矢书是则四通探玩脱膊托载亡恙仵作下课小卷销旷胁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