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穷困饥饿。亦指穷困饥饿之人。《后汉书·赵典传》:“遭岁大饥,散家粮以賑穷饿,所活万餘人。” 唐 韩愈 《合江亭》诗:“中丞黜凶邪,天子閔穷饿。”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绪言:“或******思夫之夜哭,或孤子穷饿之长啼。”
“穷饿”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穷”(指经济困窘)和“饿”(饥饿)组成,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穷困饥饿的状态,也可代指处于这种困境中的人。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因贫困导致的生存危机,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意味。例如:
2. 词义延伸
除了字面意义,还隐含社会阶层的不公。如韩愈诗句“天子闵穷饿”,通过帝王对贫民的怜悯,侧面反映社会矛盾();康有为《大同书》用“孤子穷饿”批判旧社会的苦难()。
3. 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穷饿”,多出现在历史文献解读或文学创作中,用于强调极端贫困状态。例如描述饥荒、战乱等场景时,可借该词增强语境厚重感。
提示:若需进一步分析该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或更多典籍用例,可参考辞书类工具()。
穷饿是指贫困和饥饿的状态。穷指贫困、没有财富;饿指食欲不能得到满足。
穷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穷饿的来源:穷饿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鲁颂》中,指的是贫穷困苦和饥饿挨饿。
穷饿的繁体字:窮餓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穒飴
穷饿的例句:
穷饿的组词:
穷饿的近义词:
穷饿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