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体物缘情的意思、体物缘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体物缘情的解释

谓诗赋的状物与抒情。语本 晋 陆机 《文赋》:“诗缘情而綺靡,赋体物而瀏亮。”《北史·文苑传序》:“章奏符檄,则粲然可观;体物缘情,则寂寥於世。” 宋 潘若同 《郡阁雅言·李远》:“ 李远 体物缘情,皆谓臻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体物缘情"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两部分:

一、字义解析(据《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

  1. 体物

    “体”意为体察、描绘(《汉语大词典·人部》),“物”指客观事物、自然万象。合指对事物形态进行细致观察与摹写,如《礼记·中庸》“体物而不可遗”即强调描摹万物的周详性。

  2. 缘情

    “缘”指因循、依托(《说文解字·糸部》),“情”包含情感与情志。陆机《文赋》首倡“诗缘情而绮靡”,主张诗歌创作应基于情感抒发,与“言志”传统互补。

二、术语内涵(文学理论层面)

该词源于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其完整意义为:

三、文学史意义

“体物缘情”标志着魏晋文学自觉:

  1. 突破儒家“诗言志”的政教束缚,确立情感在创作中的核心地位;
  2. 推动南朝山水诗、咏物赋的发展,如谢灵运山水诗“极貌以写物”(《文心雕龙·明诗》);
  3. 为唐代意境理论奠基,王昌龄《诗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即融合体物与缘情。

权威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体物缘情”是一个源自古典文论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诗赋创作中的核心特点,即对事物的细致描摹(体物)与情感的抒发(缘情)。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该词指诗赋等文体通过状物(刻画事物形态)与抒情(表达情感)的结合,形成艺术感染力。其中:

    • 体物:指细致观察并描摹事物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
    • 缘情:指依托情感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情感共鸣。
  2. 出处与背景
    语出晋代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 陆机在此提出诗歌重抒情(“缘情”),赋体重状物(“体物”)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观点。
    • 后世将两者结合,形成“体物缘情”这一概括性表述,强调优秀文学作品需兼具细腻的描写与情感表达。
  3. 应用与延伸

    • 文学创作:常用于评价诗赋作品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如宋代潘若同评李远“体物缘情,皆谓臻妙”。
    • 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我合一”的审美观,即通过描摹外物传递内在情感。

示例用法

关联概念

如需更具体的文献例证或历史演变分析,可参考《文赋》原文及历代文论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八索抃蹈变价鞭擗进里鼻目宾道弼疑泊船瓜洲阐着车担船闸出圈儿词清讼简澹灾得样儿反逆飞蛾投火付授赶趁怪骇瓜熟孤惸骨髓和颜说色合嘴馄饨斠改结笔阶席金鞲狙贼阚月肯心廉贞历访柳态流线型露滴屡骄毛虫灭沉缪恩母养尿道炎炮雷平地风波前歌后舞迁换痊愈缺嘴缛组双子座睡余逃比筒竹头子钱吞敌挖单望雅无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