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细大不逾的意思、细大不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细大不逾的解释

[not to surpass] 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国语·周语下》

详细解释

大小皆不超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细大不逾”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1. 释义
成语由“细”“大”“不”“逾”四字组成,字面意为“无论细节还是宏观层面都不超越界限”。“逾”指超过、逾越,整体强调在处理事务时,无论大小方面都严格遵守原则或规范,体现严谨、平衡的态度。例如描述一个人既注重细节又顾全大局,且始终遵循规则。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此处指在音乐、礼法等领域中,大小音律和谐相协,引申为对规则的恪守。

3. 用法与语法

4. 应用场景
可形容严谨的工作态度(如项目管理需兼顾全局与细节)、道德行为(如守法公民的日常与重大抉择)等。

5. 近义表达
根据部分资料,近义词可能包括“中规中矩”“不越雷池”等,但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注:搜索结果未明确列出,建议参考权威词典进一步确认)。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细大不逾》的意思

《细大不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事物的大小、长度、宽度等都恰到好处,没有超过或不足。指事物精确合适的程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细大不逾》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细(细字头),大(大字边)。

细的笔画数为7画,大的笔画数为3画。

来源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细大不逾》是由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在其所著的《旧五代史》中出现的。韩愈在文中以此成语来形容一棵树的大小、分枝的复杂程度等。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略有变化,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同。

繁体

繁体字《细大不逾》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例句

这幅画的细大不逾,画家抓住了每个细节。

她作诗文字细大不逾,字句之间精确而又流畅。

组词

细雨、细节、大气、大小、不逾等

近义词

细微入微、精确无误、合宜适当、恰如其分

反义词

过大过小、偏大偏小、失之过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