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插秧的意思、插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插秧的解释

[transplant rice seedlings;set out rice-plants] 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

详细解释

把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里。 唐 高适 《广陵别郑处士》诗:“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水田自犂地而浸种,而插秧,而薅草,而车戽,从夏讫秋,无一息得暇逸,而其收穫亦倍。”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浮田》:“农两腋挟竿,入水,半沉半浮,手翻其土,遂以插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插秧,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指将水稻的秧苗从苗床或育秧盘中移出,按一定行距与株距栽插到水田中的过程。这一农事活动是水稻栽培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与最终产量。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农学实践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阐释:


一、词典释义与操作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插秧"指"把稻秧栽到稻田里"(商务印书馆,2016)。其核心包含三个动作要素:

  1. 移取秧苗:从育秧田拔取或取出盘育秧苗;
  2. 田间定植:将秧苗根部插入水田泥层;
  3. 规范布设:保持合理密度(通常行距20-30厘米,株距10-15厘米),确保通风透光。

二、农学技术与历史实践

(一)传统手工插秧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记载"分秧莳田,须五指握根,直插泥中"(卷二十一),强调深插定根、避免浮秧。传统方法需弯腰操作,每人日插秧面积约0.5亩,劳动强度大但能精准控制株距。

(二)现代机械化发展

20世纪后期出现的插秧机实现高效作业,如乘坐式插秧机日均插秧30-50亩。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水稻机插率达78.6%,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


三、文化象征与节气关联

(一)节气农时

插秧时间与节气紧密相关:"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淮南子·天文训》)。长江流域多在立夏至芒种间进行,岭南地区可早至清明。

(二)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象征勤劳与希望,如宋代范成大《插秧》诗:"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描绘秧田如绿毯的生动景象。


四、字源解析

"插"字从手从臿,《说文解字》释为"刺入也",强调向下插入的动作;"秧"指"禾苗",二字组合精准体现农事操作特征(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参考资料来源

  1.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上海古籍出版社《农政全书校注》
  3. 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
  4. 中华书局《淮南子集释》
  5. 上海辞书出版社《宋诗鉴赏辞典》
  6. 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

网络扩展解释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指将培育好的秧苗从秧田移植到稻田中的农业活动。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插秧是将水稻秧苗从秧田移栽至水田的过程。这一步骤通常在秧苗长到3-5寸(约10-17厘米)时进行,目的是为水稻提供更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

2.方法与技术

3.文化意义

在部分农村地区,插秧首日称为“开秧门”,主家会准备丰盛饭菜款待参与劳作的人,体现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4.实际应用与例句

5.补充说明

插秧需注意秧苗密度和排列,直接影响水稻产量。随着技术进步,机械化普及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率。

如需更全面的信息,可参考农业百科或权威词典(如、4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背谱长目飞耳燀赫抄检乘障池干翠斾丹台打睡大长公主大昭軃免多项式皒皒翻茬风翔佛齿公邑工资标准含才弘一扈辇货殖坚白相盈剧社稛载浪包娄老把势醪馔琉精隆空龙舞乱子罗曼蒂克緑文赤字卖面光磨道拿手鸟都骈轨青铺清脱泉下驱染宂员设科打诨声势汹汹视丹如緑世士踏拉投食突梯滑稽威绩文恶滃溶雾唾县份箱钱小弟小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