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遐踪的意思、遐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遐踪的解释

亦作“ 遐踪 ”。1.先贤的事迹。 晋 陆云 《赠顾骠骑后诗·有皇》:“徽音鑠颖,邈矣遐踪。”《文选·卢谌<赠刘琨>诗》:“慷慨遐踪,有愧高旨。” 李善 注:“言心慷慨,慕古贤之远踪。” 唐 李百药 《劝封禅表》:“听万岁之逸响,绍千载之遐踪。” 宋 曾巩 《贺元丰三年明堂礼毕大赧表》:“振千龄之垂绪,绍 三代 之遐踪。”

(2).踪影远离尘世。谓隐遁或修道。 元 揭傒斯 《杂诗四首寄彭通复》之四:“脉脉我所思, 彭氏 躡遐踪。婉婉若处子,未曾出房櫳。”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遐踪愜幽径,赏心淡栖迟。明霞带高馆,乳桐拂华榱。”


见“ 遐踪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遐踪”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义和语境两方面解析。从构词角度分析,“遐”本义为“遥远、长久”,《说文解字》释作“远也”,《汉语大词典》收录其引申义包括“空间距离大”“时间久远”及“高深玄妙”等层面;“踪”则指足迹、行迹,如《广韵》注“跡也”,特指事物留存的具体痕迹或抽象脉络。

二字组合后,“遐踪”主要呈现两种释义方向:其一指远古遗留的痕迹,如《古代汉语词典》列举其用于描述考古发现的先民活动遗迹;其二引申为前贤留下的典范或精神遗产,例如《骈字类编》中“追慕遐踪”即表达对先哲高尚德行的仰慕。该词多出现于学术文献或文学创作,现代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词性上兼具名词与动词特性,作名词时强调客观存在的历史印记,作动词时则含“追寻遥远踪迹”的主动意味。语言学家王力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指出,此类双音节词的形成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单音向复音发展的构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遐踪”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1. 先贤的事迹
    指古代贤人或前代名人的功绩、行迹。例如晋代陆云在《赠顾骠骑后诗·有皇》中写道“徽音鑠颖,邈矣遐踪”,即通过“遐踪”表达对先贤的追慕。

  2. 隐遁或远离尘世的踪迹
    形容人隐居于世外或修道者的行踪。如元代揭傒斯《杂诗》中“彭氏蹑遐踪”,明代陈子龙《灵隐寺》中“遐踪惬幽径”,均用此意表达超脱世俗的意境。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文选》、陆云诗集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薆逮灞池八风水班镜包蓄霸统备说边色冰雕不假不入俗不足之处冲适错乱迭床架屋洞如观火风吹马耳凤凰于飞凤凰诏抚接伏气感愁寡雠官树简惠健驮罗紧缩吉凶祸福絶欲聚萤映雪烙铁陵谷临乾厘税论世知人貌阅媺人命彩木魅傩舞歉薄黔喙虔恪旗旆畦堰弃坠扰习睿谟嬗变世态炎凉水村肃衣泰山梁木堂兄弟讨回头五等爵吴干汙泥浊水咸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