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牲的意思、下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牲的解释

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礼记·杂记下》:“ 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 郑玄 注:“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孔子 曰:‘凶年则乘駑马,力役不兴,驰道不修,祈以币玉,祭祀不悬,祀以下牲。’” 王肃 注:“当用大牢者用少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牲"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祭祀用语。根据《汉语大词典》(第2版)释义,该词指古代祭祀时使用的次等牲畜,与"太牢"(牛、羊、豕三牲齐备)形成等级对应。具体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祭祀等级制度 古代礼制规定,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用"少牢"(羊、豕),士大夫则用"下牲"(单牲或特豕)。这种等级制度源于《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的记载,体现了周代"明尊卑,别等差"的礼法思想。

二、具体牲体规范 据《周礼注疏》记载,下牲主要指体型较小的祭祀用牲,包含两类形式:其一是单独使用的豕(猪)或犬,常见于"门祀""灶祭"等民间祭祀;其二是特制的"庭实",即用羊皮包裹的象征性祭品,多用于士大夫阶层的宗庙祭祀。

三、文献用例解析 《春秋公羊传·桓公八年》"下牲不及上牲"的记载,佐证了该词的等级属性。汉代郑玄在《三礼注》中特别强调:"下牲非谓品质低劣,乃指其用礼有别",说明这种区分重在礼仪规格而非祭品本身优劣。

相关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下牲”是古代祭祀礼仪中的专有名词,具体含义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祭祀或敬神时使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单独一头猪)或“特豚”(小猪)等。这一用词体现了古代礼制中对祭祀规格的严格区分。

  2. 经典出处与注释
    《礼记·杂记下》记载孔子言:“凶年则乘駑马,祀以下牲。”郑玄注解为:“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 说明在灾荒年份,需降低祭祀规格,用少牢(羊、猪)或特牲(单一牲畜)替代太牢(牛、羊、猪三牲)。

  3. 等级对比

    • 太牢:最高等级,含牛、羊、猪三牲;
    • 少牢:次一级,仅有羊和猪;
    • 下牲:更低规格,如单独用猪或豚。
  4.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经济困难或灾荒时期,既保持祭祀的庄重性,又兼顾现实条件。例如《孔子家语》提到“凶年”时会采用此类方式,以示对神灵的敬意与祈求。

  5. 语言结构与例句
    该词为动宾结构(“下”+“牲”),例句如:“古代祭祀仪式中,下牲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下牲”反映了古代礼制的灵活性与等级观念,需结合具体历史背景理解其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悲愁博照不舍昼夜侪俗朝乌催熟蟺蜎蠖濩东方不亮西方亮动脚敦雅堕偷反常行为分飞负戴膏粱纨袴哈密酣寝鸿消鲤息华尔兹货赂检闲机勾金鳌玉蝀镜花缘浚堑跨牛父六正流徵禄仕眉飞色悦猛浪秘化命根子莫可究诘启蒙穷极思变拳打脚踢善妇声文设戎説憙遂亡琐心缩砂密痰火填替桐音透情頽隳脱色丸丹亡人维鹈五代五觳僩静先妾吓协下辛心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