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接伴使的意思、接伴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接伴使的解释

接待外国使臣的官员。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不晓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 王师儒 来修祭奠,余充接伴使,因以问。 师儒 答云:是 契丹 家语,犹言行在也。”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 宣和 时, 傅忠肃公 察 为结伴使。”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接伴使”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个官职称谓,主要用于接待外国使臣,其核心含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定义

“接伴使”指负责接待外国使臣的专职官员,常见于宋、辽、金等朝代的外交体系中。例如《宋史》中记载李继昌曾担任此职,负责在边境迎接辽国使者(见、6)。

二、职能与历史背景

  1. 外交职能:接伴使需全程陪同外国使团,安排其行程、翻译沟通,并监督使团活动。如宋代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提到,接伴使需了解契丹语言习俗以应对外交事务。
  2. 政治意义:该职位体现了古代王朝对邦交礼仪的重视,例如明代陈继儒在《读书镜》中记载,傅察曾作为接伴使处理与辽国的外交事宜。

补充说明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接伴使”解释为“接受陪伴一同前往”的成语,这可能是对字面的误解。历史文献与权威词典均指向其官职属性,建议优先以古代外交职务的含义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接伴使》的含义

《接伴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招待宾客或陪伴宾客。该词由两个词组成:接伴和使,意思是陪伴并招待客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接伴使》的首部是“手”,意思是与人交往、接待客人。次部是“辶”,意思是走或行走。根据笔画顺序,首部有3画,次部有4画。

来源

《接伴使》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接伴使”描述了主人招待宾客的情景。

繁体

繁体字中的《接伴使》是「接伴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接伴使》写作「揭伴使」。

例句

他是一位懂得如何接伴使客人的好东道主。

组词

陪伴、招待、宾客、接待

近义词

陪同、款待、接纳

反义词

拒绝、冷落

别人正在浏览...

百计千谋不轨之徒材士仓遽肠液车笠啜咤叨揽大钱大物大渠滴溜东家抖觫笃古敦辟遏籴法祀发棹風透公牛过节儿合食红窗听踝骨画轮回视忽扇护行箭笄贱命镜破计辟就傅略彴裣衽犂镵伦鉴每日家命龟欧书排手铺文气量轻褊三霭山朵善应逝水受伤所如特禀土木形骸土塘玩忽未傅文轸勿吉五浊相为命详星拜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