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痟痒的意思、痟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痟痒的解释

疼痒。《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 张湛 注:“痟痒,谓疼痒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痟痒”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较少使用,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疼痒的感觉,出自《列子·黄帝》:“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张湛注:“痟痒,谓疼痒也。”该词将疼痛与瘙痒两种体感合并表述,属于古文中的复合式感官描述。

二、字义分解

  1. 痟(xiāo):原指头痛或身体酸痛,如《周礼》记载“春时有痟首疾”;后引申为消瘦衰微,如中医术语“痟渴”(类似糖尿病症状)。
  2. 痒(yǎng):指皮肤黏膜受刺激引发的搔抓欲望,如《礼记》载“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三、使用注意 现代汉语中,“痟痒”已基本被“疼痛”“瘙痒”等具体词汇取代,仅在古籍研究或特殊语境中出现。其近义词可参考“痾痒”(痛痒,见),但需注意“痾”与“痟”的字义差异。

建议需要具体描述体感时,使用现代规范医学术语如“痛觉”“瘙痒症”等更清晰。

网络扩展解释二

《痟痒》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痟痒(tiāo yǎng)一词指身体发痒或痛痒的感觉,常用来描述皮肤过敏或某种疾病引起的症状。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痟”是由“疒”和“少”组成,而“少”则是“小”字的意思,表示微小或轻微的程度;“痒”是由“疒”和“央”组成,其中“央”是“中央”或“核心”的意思,表示局部或中心地带。

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知道,“痟痒”的首字部首是“疒”,它是表示与疾病或病理相关的部首。第二个字的首字部首是“疒”,同样表示与疾病或病理相关。过程总共有13个笔画,其中第一个字有5个笔画,第二个字有8个笔画。

《痟痒》的来源和繁体

《痟痒》一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医药文献中。它最早出现在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后来也被纳入汉语词典等参考书中。繁体字中,痟痒的“痟”字被写作“痤”,“痒”字保持不变。

古时候《痟痒》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写法也会有所不同。在古代,痟痒的“痟”字有时会被写作“䨍”、“痤”等,而“痒”字则保持不变。

《痟痒》的例句

1. 我的皮肤最近一直痟痒,可能是因为过敏了。

2. 这种药可以缓解痟痒的症状,但并不能根治病因。

《痟痒》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痟痒举一反三、痟痒难耐、痟痒难忍

近义词:瘙痒、疥疮

反义词:舒适、舒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