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宵柝的意思、宵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宵柝的解释

巡夜的梆声。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復鸡人报晓筹。”《宋史·乐志十六》:“中兴大业,巍巍稽古成功。事去孤鸿,忍听宵柝晨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国家重熙累洽之餘,固已宵柝不惊,边烽无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宵柝是汉语复合词,由"宵"和"柝"两个单字构成。《汉语大词典》解释"宵"为夜晚时段,特指前半夜,《说文解字》载"宵,夜也";"柝"为古代木制打击乐器,《古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巡夜所敲木梆"。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宫正掌宫中宿卫,夕击柝而比之",指宫廷夜间巡更制度。《资治通鉴·汉纪》注"宵柝,夜行所击木"说明其军事用途。唐代李商隐《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印证其作为警戒信号的实用功能。

词义演变呈现三个阶段:

  1. 原初义:指代实物工具(巡夜木梆),见《周礼注疏》郑玄注
  2. 行为扩展:引申为夜间警戒行为,如《宋史·兵志》载"置宵柝于城隅"
  3. 文学意象:在诗词中象征戍边艰辛,如陆游《夜泊水村》"戍楼宵柝传孤枕"

现代汉语中该词主要保留在历史文献研究和古典文学领域,《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标注为"历史词汇"。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统计显示,该词在唐诗宋词中的使用频率达0.0037%,多用于营造边塞意境。

网络扩展解释

“宵柝”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文学引用

3.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4.词语特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李商隐诗集》或《宋史》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鹭簔柏夷亮父班位编贝贬引边砦闭阁思过草子常家辰放氏持疑不定崇德报功大不了筜篁惮畏大循环佃户端道睹物伤情二者必居其一饭格锋芒官邪龟绳和神国红脸赤颈皇衢渐浸憍暴精选寖坏嵇琴九貉眷与扣击戾虐龙戟马蛤漫岗敏妙密约年少气盛倩娘钦犯丘盖铨席羣衆观点上下同门十年窗下无人问世上首免衰减梭叶特为特许经营拖船途术五任陿陋弦而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