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泥淖的意思、泥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泥淖的解释

(1) [mud]

(2) 泥泞的低洼地,也指烂泥、泥坑

(3) 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详细解释

(1).烂泥;淤泥。 宋 王安石 《次前韵寄杨德逢》:“翻然陂路长,泥淖困臧获。” 沉从文 《黑夜》:“两人把两支连槽盒子枪、两把刀,以及一些别的东西,都从泥淖极深的河边搬到了堤上。”

(2).泥泞的洼地。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德州民》:“泥淖中,足迹长二尺餘。”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旋风暴作,三马皆惊逸不可止。不趋其家而趋县城,飞渡泥淖,如履康庄。”

(3).泥烂而滑。 宋 欧阳修 《乞罢上元放灯札子》:“目下阴雪未解,假使便得晴明,坊市不免泥淖。”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再生》:“遇有桥梁道途朽敝泥淖者,輒出所蓄貲,极力修补。” 许地山 《桃金娘》:“但在大雨滂沱的时候……任她底舞态轻盈,也踏不了泥淖砾场。”

(4).比喻卑下的地位或不能自拔的窘困境地。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如何盛明世,栖栖泥淖中。” 秦牧 《艺海拾贝·酷肖》:“在艺术的道路上,‘自然主义’这个泥淖曾经坑害了不少的行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泥淖(ní nào)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详细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义

    指烂泥淤积的低洼地,即难以行走的沼泽或水坑。

    例:车辆陷入泥淖,无法前行。

  2. 比喻义

    比喻险恶的处境或难以摆脱的困境,常指社会、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困局。

    例:他深陷贪污的泥淖,最终身败名裂。


二、古籍与权威词典佐证

  1. 《左传》中的用例

    “有淖于前,乃皆左右相违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此处“淖”即指泥沼,印证其本义。

    来源:中华书局《左传译注》(2012年版)。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义

    明确标注:“泥淖:①烂泥;泥坑。②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3. 《汉语大词典》释义

    强调其双重含义:“淤泥沼泽地”及“比喻困顿之境”。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三、字源与结构分析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侧重含义 语体色彩
泥淖 强调深陷难脱的困境 书面性强,带文学性
沼泽 侧重自然地貌 中性
深渊 比喻极危险境地,程度更深 更具夸张色彩

五、文学经典用例

  1. 《红楼梦》第五回

    “掉在泥淖中,污浊不堪”,隐喻人物命运沦落。

    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2008年版)。

  2. 鲁迅《彷徨》

    “脱离旧思想的泥淖”,批判封建思想束缚。

    来源:《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3.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网络扩展解释

“泥淖”是一个汉语词汇,综合权威词典和百科解释,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一、读音与结构


二、基本释义

  1. 字面意义:
    指泥泞的低洼地或烂泥、泥坑,常见于沼泽、雨后的泥泞路面等场景。
    例句:“暴雨后,田野变成一片泥淖,难以通行。”

  2. 比喻意义:
    比喻难以摆脱的困境或复杂局面,强调处境艰难且充满阻力。
    例句:“公司因债务问题陷入泥淖,业务停滞不前。”


三、用法与语境


四、文化引申

在古汉语中,“淖”也隐含“柔软但危险”的意象,如《说文解字》将其释为“泥也”,暗喻表面平静实则暗藏危机的状态。现代语境下,该词多用于强调被动陷入困境且需奋力挣脱的处境。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饶牓元编柳拨镫法剗道缠头客池柏仇英穿耳荡定大肆大酉攧竹对辙儿俄测二元制放过泛秩丰富多彩负衅孚佑贡税遘际怪相光亮诡数故器横江回水建德乡浄刹俊气开报开昼蜡光纸寥稍灵籁临丧马路崖子芒消没本营生冥化蟠龙劈哩叭啦卡壳乾廕七十说羣季濡滞丧检沙卤神贵手软术蓺死身分宛然围城打援相伯仲仙龛校短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