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凤拍的意思、凤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凤拍的解释

即凤板。 明 梅鼎祚 《顿姬坐追谈正德南巡事》诗:“徧选檀槽催凤拍,忽传金弹逐鶯声。”参见“ 凤板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凤拍”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解释较为统一,以下为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凤拍(拼音:fèng pāi)指“凤板”,是古代乐器中的拍板,用于调节乐曲节奏。该词出自明代梅鼎祚的诗句“徧选檀槽催凤拍,忽传金弹逐鶯声”,其中“檀槽”指琵琶等弦乐器的琴身,“凤拍”与“金弹”形成对仗,描述音乐演奏场景。

延伸说明

  1. 词源考据:

    • 根据《汉语大词典》,“凤板”是乐器的别称,即拍板(由多片木板串联而成,击打发声)。唐代吕岩的《忆江南》也曾提到“素练金童锵凤板”,印证其与音乐的关联。
    • 提到“凤拍”演变为成语,但其他权威来源未收录此用法,可能为误解或罕见引申义,需谨慎参考。
  2. 字形与注音:

    • 凤(fèng):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祥瑞;拍(pāi):击打或节奏单位。
    • 注音符号为“ㄈㄥˋ ㄆㄞ”。

使用示例

明代梅鼎祚的诗中,“凤拍”与“金弹”并列,通过乐器与弹丸的对比,展现宴会中音乐与游戏的交织场景,体现古典诗词的意象手法。

注意事项

若需进一步考据,建议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辞源》等工具书,网络释义可能存在偏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凤拍》是什么意思

《凤拍》是一个成语,形容女子走路姿态轻盈优雅,像凤凰振翅般迈步。它用于形容女子的仪态和风采,常用于褒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凤拍》的部首拆分为:几,拍

《凤拍》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来源

《凤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作品。例如,明代作家冯梦龙在其小说《警世通言》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花容月貌,仙气飘飘,心有凤拍。”另一位明代作家陆仲良在《吴中竹枝词》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凤拍公子。柳拂金缕,梨花带雨……”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都使用了《凤拍》来形容女子的仪态和风采。

繁体

《凤拍》的繁体写法为「鳳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凤字的写法为「鳳」。

例句

她走路的姿态优雅轻盈,如凤拍。

组词

凤凰、拍案而起、振翅高飞。

近义词

如凤舞、翩翩起舞、仪态万方、婀娜多姿。

反义词

如痴走、蹒跚而行、拖沓不堪。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