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元的意思、朝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元的解释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每年元旦贺见帝王。《乐府诗集·燕射歌辞·周朝饗乐章》:“岁迎更始,节及朝元。” 唐 罗邺 《岁仗》诗:“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参见“ 朝正 ”。

(2).道教徒朝拜 老子 。 唐 初,追号 老子 李耳 为太上玄元皇帝。 唐 白居易 《寻郭道士不遇》诗:“郡中乞假来相访,洞里朝元去不逢。” 前蜀 韦庄 《玉真观寻赵尊师不遇》诗:“羽客朝元昼掩扉,林中一逕雪中微。”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南岳铨德观作》词:“朝元去,深殿扣瑶鐘。”《封神演义》第三八回:“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只因根行浅薄,不能成正果朝元,故成神道。”

(3).道家养生法。谓五脏之气汇聚于天元(脐)。 唐 吕岩 《别诗》之一:“朝朝炼液归琼壠,夜夜朝元养玉英。”参见“ 五炁朝元 ”。

(4).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朝元。参阅《清会典事例》卷三六、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三章第四节。

(5).见“ 朝元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元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核心含义,均与古代宗教或宫廷礼仪相关,以下从词典角度分述:


一、道教术语:朝谒最高神祇

指道教信徒朝拜最高尊神“元始天尊”的仪式,象征回归宇宙本源。

出处:

《道教大辞典》载:“朝元即朝谒元始天尊,为道教斋醮科仪中的重要环节,体现‘万法归宗’的修行理念。”

此义延伸出“万仙朝元”等典故,常见于道教壁画与文献,如永乐宫壁画《朝元图》描绘群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场面。


二、宫廷礼仪:元旦朝贺天子

特指古代农历正月初一(元旦),百官依礼制朝见皇帝并献贺的国典。

出处:

《汉语大词典》释义:“朝元,谓元旦群臣朝见皇帝。”

《唐会要》记载:“元日,群臣于太极殿行朝元之礼,献岁启新,称觞上寿。”此仪式强调君臣纲常与国运昌隆,是传统礼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文化关联

两种含义均蕴含“尊崇至高权威”的核心理念:


参考资料:

  1. 《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年.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3. 《唐会要·卷二十四·受朝贺》,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朝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历史、宗教、文化等不同背景理解。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古代朝见制度
    指古代诸侯及臣子每年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朝见帝王的活动,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环节。这一传统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

  2. 道教术语
    唐代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后,道教徒将朝拜老子的仪式称为“朝元”。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提到“洞里朝元去不逢”,即指此意(、)。

  3. 道家养生法
    指道家修炼时五脏之气汇聚于脐部(天元)的养生方法,属于内丹术的理论范畴(、)。

  4. 清代科举制度
    清代科举殿试后的朝考中,成绩分为三等,其中一等第一名被称为“朝元”(、)。

  5. 其他相关用法

    • 名称寓意:作为人名,“朝”有朝气蓬勃之意,“元”象征根源或首位,组合后寓意积极进取、卓尔不群()。
    • 建筑名称:历史上曾有“朝元阁”等建筑,后简称为“朝元”()。

补充说明:以上义项中,前四项为常用释义,第五项中的名称寓意和建筑关联性较低。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如涉及历史文献可参考权威典籍进一步考证。

别人正在浏览...

挨匝板块背临不的禅眼词骨从刑达靼倒躲點卯电子束督治费隐丰岁沟沿黄葅翬构蹇缺娇波景迹赆资觉人觉世空气污染犁牛六庚日芒神妙绝时人密缝目怆有天木楗拿大顶鸟焚鱼烂扭搭抛歌匹居恰来乾股窃言青鬣祈年覃志全一镕钧柔穰丧魄神树石蜡霜木数纪四堵墙苏娘汤罗碳汇痛剿穷迫武烈雾瘴详晰小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