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碑林的意思、碑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碑林的解释

[the Forest of Steles] 众多石碑竖立如林之地

长安旧府学内有碑林,萃石刻六百余种

详细解释

在 陕西省 西安市 内。建于 宋哲宗 元祐 五年(公元1090年)。原为保存 唐 “开成石经”而设,后陆续增加,内储 汉 魏 以来各种碑石一千数百方,是我国保存古碑最多的地方。现为 陕西省 博物馆的一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碑林”一词指石碑集中竖立如林的场所,特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安碑林”。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碑林”原指石碑密集分布的区域,现多专指西安碑林。其名称源于北宋时期因保存唐代《开成石经》等碑刻而形成的大规模石碑群。

二、历史沿革

  1. 起源:可追溯至唐代,原为保存《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设于长安国子监内。
  2. 正式创建: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将重要碑刻迁至现址,奠定基础。
  3. 历代扩建: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不断修缮,1938年形成现有格局,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核心藏品

四、文化价值

  1. 书法艺术:汇集汉魏至明清各代名家书迹,被誉为“书法艺术殿堂”。
  2. 历史研究:碑文可补正史书记载,如《大秦景教碑》记录唐代基督教传播。
  3. 典籍保存:现存最大古代石经库,保留大量文化典籍。

五、现状与地位

(注:以上信息综合自等权威来源,具体细节可查阅相关研究资料或实地考察。)

网络扩展解释二

碑林(bēi lín)是指由众多碑刻组成的一个区域,通常用来保存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纪念碑。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碑的部首是石,意为石碑。林的部首是木,意为丛木。 - 碑的笔画数为石(5画)+ 石(5画),共10画。林的笔画数为木(4画)+ 人(2画)+ 二(2画)+ 木(4画),共12画。 来源: 碑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北魏时期,洛阳有一座庙宇复建,院内摆放了许多碑刻,形成了一个碑刻的森林。由此,碑林一词开始广泛使用,用来描述含有许多石碑的区域。 繁体: 碑林的繁体字为碑林(bēi lín),并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碑林的写法并未发生变化。即使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书法风格中,碑林的字形仍然保持一致。 例句: 1. 这座古城的碑林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 2. 我们一起去碑林看看那些历代名人的碑刻吧。 组词: 1. 石碑:保存着历史和文化的石质立碑。 2. 碑文:刻在碑上的文字。 3. 林立:像森林一样密集聚集的一片景象。 近义词: 碑林的近义词包括碑云、碑林森罗等,它们都用来形容碑刻众多的地方。 反义词: 碑林的反义词可以是碑少或石碑孤立,形容碑刻稀少的地方。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报人倍赏鼻准不禁不由颤巍巍超辰超离姹娅骋骤传宗接代胆寒动植耳括子二林枫子高翔远引槁磔诡策贺啓河斜月落讧讧黄牛妪黄桐划条嘂嘑矫輮架子花脸进德警利惊位禁卫老年间两头纤纤连轴柳浪闻莺旒冕拢捻捋须钱马趴苗情末裔漂落疲顿葡萄牙强梗轻惰情急了青莲书欺罔拳偻屈法慎愿折庭槛矢志不渝说不齐属昔题评通彻吴富体啸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