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陈實遗盗的意思、陈實遗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陈實遗盗的解释

《后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實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因以"陈實遗盗"为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陈實遗盗"(也作"陈寔遗盗")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指以仁德感化他人,尤其是对待有过错的人时,采取宽恕、教诲而非严惩的方式,使其改过自新。该典故体现了儒家"以德服人"、"宽厚仁恕"的思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成语释义

二、典故出处与详解 该成语典出《后汉书·陈寔传》: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三、核心思想与教育意义

  1. 宽恕仁德: 对待犯错者("盗"),陈寔选择了谅解("遗"有宽恕、放过之意)而非惩罚,体现了儒家"恕道"精神。
  2. 教化感召: 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子孙的言行实为说给小偷听),点明"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唤醒对方的羞耻心和向善之心。
  3. 体察根源: 陈寔能洞察小偷行为背后的社会根源(贫困),并给予物质帮助(赠绢),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4. 效果显著: 证明了道德感化的力量远胜于单纯的惩罚,能达到"无复盗窃"的社会治理效果。

四、权威引用


主要参考来源:

  1. 《后汉书·陈寔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 中华书局官网古籍资源介绍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官网
  3. 《成语大辞典》(最新修订版)(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官网
  4.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王力等编,商务印书馆) - 商务印书馆官网

网络扩展解释

“陈實遗盗”是一个源自《后汉书·陈寔传》的典故,指以仁德感化窃贼弃恶从善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典故来源

东汉名士陈寔(字仲弓)发现盗贼藏于家中房梁,他未直接抓捕,而是借机教育子孙,称“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并称盗贼为“梁上君子”。盗贼闻言羞愧自首,陈寔非但未责罚,反而赠其绢布二匹,劝其改过自新。此后,当地盗窃之风大减。

2.核心含义

3.读音与用词差异

4.近义与用法

5.文化影响

此典故成为中华文化中“宽恕教化”的典范,常被引用于教育、社会治理等场景,体现儒家“以德为先”的思想。

别人正在浏览...

隘路宝成铁路保持曲线杯盏傧尸布丁插架抄手丑谑遁迹敦愿独秀蛾伏二拍二翼费耗蜂窠巷陌凤眼窗分家析产跗蕚连晖龟钮黑古溜秋合刊横行天下黄炎建丑桀猾禁阻抗性考阅口词雷部了身脱命燎荒马耳春风没有尨奇鸟歌万岁乐牛渚矶潜入顷刻之间倾灭欺心悛改曲贷让先山阡琐才太阳辐射天夺之魄痛杖投漆五御贤才贤豆相脚头小方脉枭羹携取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