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嘉绩。《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功隆赏薄,嘉庸莫畴。” 刘良 注:“嘉,善;庸,功;莫,无;畴,报也。” 南朝 梁 沉约 《授萧惠休右仆射诏》:“内著嘉庸,外敷美政。”《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司空、 齐国公 无忌 等并策名运始,功参缔构,义贯休戚,效彰夷险,嘉庸懿绩,简于朕心,宜委以藩镇,改锡土宇。”
“嘉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 yōng,其核心含义为“犹嘉绩”,即指美好的功绩或显著的成就。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补充信息:
提出“嘉庸”可能指“嘉奖与庸碌并存”,但这一解释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读,建议以传统释义为准。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或正式文体,现代口语中较少见,常见于历史评价或褒奖文书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选》相关注释。
《嘉庸》这个词是指值得称赞和推崇的品质和行为,也可以表示为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它是一个正面的词语,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具有功德美好的特质。
《嘉庸》这个词的拆分为“口”和“犬”,其中“口”是表示嘴巴的意思,而“犬”表示狗。它的总笔画数为9画。
《嘉庸》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愿承天子之问,言以适志。”意为愿意回答天子的问题,答话以适应天子的志向。后来,这个短语引申为称赞和推崇他人的美好品质和行为。
《嘉庸》这个词在繁体字写法中为「嘉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嘉庸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字形略有差异。如「嘉」的上部为一个右上弯曲的弧线,下部是一个横的线,而「庸」的左边是两个竖的笔画,下面是一个横的线。整体看起来更加古朴典雅。
1. 他的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行为被大家称为嘉庸之举。
2. 这本书是他对人生智慧的总结,是一部嘉庸之作。
嘉庸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形成新的词组,如:
1. 嘉庸之才(具有卓越才能的人)
2. 嘉庸之举(仁慈和慷慨的行为)
3. 嘉庸之品(高尚的品质)
与嘉庸意义相近的词语包括:
1. 美德
2. 高尚
3. 善行
4. 仁义
与嘉庸意义相对的词语有:
1. 丑陋
2. 卑劣
3. 恶行
4. 自私
使用以上内容,可以逐步组织出一篇大约500字的文章。【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