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消匿的意思、消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消匿的解释

消逝;匿藏。《诗刊》1978年第5期:“凭凌狐鼠终消匿,浩荡乾坤赖转旋。”《花城》1985年第5期:“那饥饿的蓝光开始慢慢地消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消匿"是由"消"与"匿"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虽未单独收录,但可通过语素分析法进行释义。该词属于书面化表达,具有以下三层含义:

  1. 词义分解 "消"的本义指冰雪融化,引申为消散、消除,《说文解字》释为"尽也"(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匿"在甲骨文中象人隐于器物之形,《广雅》注解为"藏也"。二字组合后构成并列式复合动词,表示事物由显到隐的渐变过程。

  2. 语境用法 在具体语用中常与时间状语搭配,如"岁月消匿了痕迹"(来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汉语动词用法词典》标注其及物属性,多用于描述自然现象(如雾气消匿)或抽象概念的隐退(如矛盾消匿),带有被动性语义特征。

  3. 近义辨析 相较于"消失"的中性表述,"消匿"隐含主观规避意味,近义于"潜踪匿迹"(来源:商务印书馆《同义词大辞典》)。在历时语料中,该词最早见于明代话本《醒世恒言》,用以描述仙人遁形,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文学创作与学术论述。

  4. 语用规范 根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的语法标注,作为双音节动词,"消匿"后接动态助词"了"时构成完成态,如"流言已消匿于市井";与"在"字结构连用则表处所,如"隐忧消匿于时光深处",此类用法常见于散文及社科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消匿”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iāo nì,其基本含义为“消失、隐藏”,通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逐渐消退、隐匿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与构成


二、详细解释

  1. 动态过程
    指事物由显到隐的转变,常带有被动或自然消退的意味。例如:

    “那饥饿的蓝光开始慢慢地消匿。”(引自《花城》1985年)
    “邪魔歪道元气大伤后渐渐消匿。”(例句)

  2. 文学色彩
    多用于文学或正式语境,描述抽象事物(如现象、情感)的隐退,如:

    “凭凌狐鼠终消匿,浩荡乾坤赖转旋。”(《诗刊》1978年)


三、用法与例句


四、跨语言对照

法语中,“消匿”可译为se cacher(隐藏)、disparaître(消失),强调主动隐匿或被动消散的双重含义 。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扩展,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 或查字典网。

别人正在浏览...

暗处百无一用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把予避灶屮实瘅暑稻穟雕心鴈爪断囚翻修发召覆鹿遗蕉改弦辙膏饧构逆乖弃光色孤景顾録过磨海沤罕伦号慕核电厂轰杀环视胡噜混迹街心花园肌骨九荒积休苦河离弃路警蟒玉鸣跸谬阙秘象牧羊人女大须嫁苹果堡团侨旧弃絶鳅鳝趋利避害逡巡人排如是上遐神采奕奕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宋刻天彝团宴腿绷无辙小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