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律的意思、小律的详细解释
小律的解释
小律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艷小律,不杂他篇。”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体凡》:“律诗有五言小律、七言小律。” 清 薛雪 《一瓢诗话》:“ 王幼仲 长篇、小律,俱有妙处。”详“ 小律诗 ”。
词语分解
- 小的解释 小 ǎ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时间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
- 律的解释 律 ǜ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约束:律己。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
网络扩展解释
“小律”是一个与古典诗歌体裁相关的术语,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小律”指六句的律体诗,包括五言小律和七言小律等类型。其核心特征是:
- 句数固定:全诗共六句,分为三联(首联、颔联、尾联)。
- 平仄与对仗:需符合律诗的“对”“粘”规则,中间一联必须对仗,首尾联可不对仗。
- 押韵要求:平收句押韵,若首句入韵则全诗四韵,不入韵则为三韵,故又称三韵小律。
二、历史发展
- 起源:可追溯至六朝,但现存作品最早见于盛唐,中唐时期流行,多由律诗减句或古诗律化而来。
- 演变:宋代至明代,“小律”一度指四韵律诗,后经胡震亨等学者明确为三韵体,清代达到创作高峰。
三、题材与艺术特点
- 题材:以咏物、咏人为主,兼具抒情与写景。
- 艺术手法:注重虚实结合与情景交融,篇幅短小但结构严谨。
四、其他说明
- 别称:因押韵特点,亦称“三韵律诗”。
- 辨析:需注意与“排律”(长篇律诗)、“绝句”(四句律体)区分。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例或创作背景,可参考《唐音癸籤》《一瓢诗话》等古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小律的意思
小律,是指在音乐中特定的旋律模式或音阶。它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概念,用来指导音乐的创作和演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小律的拆分部首是小(小字部首)和律(彳字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小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中的“大雅·小登”篇。在古代,律曲是用来祭祀天地和祖先的一种宗教性音乐,小律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律逐渐演变为音乐创作中的一种固定格式。
繁体
小律的繁体字为「小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小律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它一般会保持「小律」的形式。
例句
小律是古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词
小律:大律、宫律、商律、角律
近义词
小调、调式、旋律
反义词
大律、大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