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喇喇蛄,拉拉蛄的意思、喇喇蛄,拉拉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喇喇蛄,拉拉蛄的解释

[mole cricket] 〈方〉∶即“蝼蛄”( lóug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喇喇蛄”与“拉拉蛄”是汉语中两个异形词,均指代蝼蛄科昆虫,属于方言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蝼蛄”为主词条,标注其别称“喇喇蛄”“拉拉蛄”,并解释为“一种生活在土中的害虫,前足发达呈铲状,喜啃食农作物根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43页)。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喇”与“拉”在北方方言中常模拟虫类鸣叫声,叠加使用构成拟声词,后特指蝼蛄。《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该词主要流通于华北、东北地区,如河北方言称“拉拉蛄”,山西部分地区称“喇喇蛄”(来源:《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4卷,第5421页)。

在生物学分类中,该昆虫隶属直翅目蝼蛄科,学名Gryllotalpa orientalis。《中国动物志》指出其成虫体长约3-5厘米,具开掘式前足,是典型的农业地下害虫,对玉米、小麦等作物根系破坏严重(来源:《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卷,第174页)。

网络扩展解释

“喇喇蛄”和“拉拉蛄”是同一类昆虫的方言称呼,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喇喇蛄”或“拉拉蛄”是方言中对蝼蛄的俗称,属于直翅目蝼蛄科昆虫,常见于农田,以啃食植物种子和幼苗为生,是典型的农业害虫。

二、生物特征

  1. 形态:体型黄褐色,前胸背板呈心脏形,后足胫节有刺状结构。
  2. 习性:昼伏夜出,喜潮湿土壤环境,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尤其是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
  3. 种类:主要包括非洲蝼蛄和华北蝼蛄两种。

三、文化引申

在语言使用中,“喇喇蛄”也被用来比喻言谈模糊不清、含糊其辞的人,带有讽刺意味(如成语“喇喇蛄叫唤”)。这一用法多见于口语或文学表达。

四、其他关联

需注意与甲壳纲的“喇蛄”(俗称淡水龙虾)区分,后者属于水产类生物,与蝼蛄无亲缘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防治方法或方言文化背景,可参考农业百科或语言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失耙地罢顿白泉保引北宫逼帐才局掺沙子呈子低落顶班低切咢布耳报方弓放言遣辞番教風幔風駝奉邀稾芼馆学桧檝淈尽含鸟簧鼓户调夹单骄耻久坐必有一禅捐弃决力理议蜣蜋转丸倾崎亲吻七十二变化宂闹山公启蛇莓剩道霜辉坛宅套房藤本植物绨缯桐木布望衡对宇斡萦无头无尾污闻五刑无义草瞎奶相佯遐庭系绊习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