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校风的意思、校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校风的解释

一个学校的风气。如:抗大的校风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校风是汉语词汇中描述学校精神风貌的核心概念,指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被师生共同认同并践行的独特风气与行为准则。其内涵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词典定义与核心特征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学校特有的作风和风尚。”强调其体现学校的集体行为模式和价值导向,反映师生在治学态度、道德规范上的共性特征。
  2. 《汉语大词典》补充为:“学校的风气,包括学习风气、师生行为习惯等。”突出其对个体行为的塑造力,如严谨治学、尊师重道等具体表现。

二、文化内涵与构成要素

校风包含三个层次:

三、教育价值与社会影响

  1. 育人功能:优良校风(如北大“兼容并包”)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品格,形成学术共同体认同;
  2. 社会辐射:清华“行胜于言”等校风成为社会文化标杆,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

    如教育学家顾明远所言:“校风是学校的灵魂,决定其人才培养的高度与方向。”


权威参考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0606/t20060629_120437.html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校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风气和精神氛围,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及师生行为规范。以下从定义、构成、功能、建设四方面综合解释:

一、定义与内涵 校风指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塑造的稳定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它不仅体现在师生的学风、教风、班风上,还渗透于校园环境与管理秩序中,如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经典校风。

二、核心构成

  1. 教风:教师的教学态度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学风质量;
  2. 学风:包含治学精神与学生行为规范,反映学习风貌;
  3. 领导作风:管理层的示范作用,是校风建设的关键推动力;
  4. 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形成的价值取向,如学术追求、道德标准。

三、功能特性

四、建设路径

  1. 领导垂范:管理层需以身作则,带动整体风气;
  2. 系统培育:将校风融入课程、活动与环境建设(综合、10);
  3. 共识凝聚:通过制度规范与文化建设形成集体认同。

示例说明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风,既包含严谨求实的学风,也体现教师精益求精的教风,更彰显了百年传承的文化精神。

校风作为学校的“精神DNA”,直接影响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良好校风能提升教学质量30%以上(研究数据参考),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宝囊白士板筑罢钱被褡子便辟闭明塞聪常戍扯巴舂常创业板垂龆丹童大智若愚多多许阨陋二烯烃悱恻费讲風風雨雨封关妇使福用改称高扳槁饿革序共産主义悍亟呵佛骂祖皇治化源伙同火中莲谨承开务蜡子连枝花陵官论列履虎尾逆臣贼子涅字侨论倛丑轻淡请准群岛渠田襦袄晒书睡雨台子通波纨素五行大布污累无誉宵明草鞋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