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化源的意思、化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化源的解释

(1).教化的本源。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昭室化源,发扬大号。” 唐 李翱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其论释氏之害於人者,尚列为高等,冀感悟圣明,岂不欲发明化源,抑絶小道。”《旧唐书·李绛传》:“陛下思广天聪,亲览国史,垂意精颐,鉴於化源,实天下幸甚。”

(2).指掌教化之位。《旧唐书·李渤传》:“若言不行,计不从,顺奉身速退,不宜尸素於化源。”

(3).中医学指六气的生化之源。《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中>》“炙甘草汤方”集解引 张璐 曰:“津液枯槁之人,宜预防二便秘濇之虞,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大人口破》“大人口破分虚实”注:“如口疮乾黄硬作渴者,宜服加减八味丸,以滋化源,俱禁水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化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领域解释,具体如下:

一、基础信息


二、主要含义解析

  1. 教化的本源
    指社会道德、文化传承的根本依据。
    例证:唐代韩愈《顺宗实录五》提到“昭室化源,发扬大号”,强调以教化本源弘扬治国理念;李翱的奏疏中也用此词呼吁君主重视儒家教化。

  2. 掌教化之职
    指负责推行教化的官职或职责。
    例证:《旧唐书·李渤传》中“不宜尸素於化源”,指官员若无法履行职责应主动退位。

  3. 中医学概念
    指“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的生化之源”,涉及人体津液、气血的生成与调节。
    例证:《医宗金鉴》中提及“麦冬、生地溥滋膀胱之化源”,强调通过药物滋养体内生化之源。


三、应用领域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医宗金鉴》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化源

化源(huà yuán)指化学物质的起源。其中,化(huà)指化学,源(yuán)指起源、根源。化源是一个简单的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化字的部首为钅,即“金”字旁,其余的部分为䜌。源字的部首为水,即“氵”字旁,其余的部分为原。

化字的笔画数为4画,源字的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化源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接和简单,是由“化”和“源”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描述化学物质的起源。

繁体

化源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化源”,没有太多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化字的写法与现代相差不大,略有些许变化,但整体形状相似。源字的古代写法为“泉”,表示水流。

例句

1.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化源的理论和实践。
2.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宇宙中各种化源的起源。

组词

衍生词:
化学(huà xué)- 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的科学;
源头(yuán tóu)- 事物的开始或起源。

近义词

起源、根源、渊源

反义词

末渊、终止、终结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