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一论述。《荀子·王霸》:“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 宋 王禹偁 《黄州谢上表》:“既不曾上殿求见天颜,又不曾拜章论列时事。” 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论列了当代作家,谈到各种文章体裁。”
(2).指言官上书检举弹劾。《旧唐书·孔戣传》:“时 吐突承璀 以出军无功,諫官论列,坐 希光 事出为 淮南 监军。”《朱子语类》卷一三一:“ 魏公 何故亦尝论列 李丞相 ?”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庚申之变,寇在国门,犹务为秘密,廷臣偶有论列,则必詰其闻自何处,得自何人。”
(3).议论的范围。《读书》1983年第9期:“如果无文,首先就不是文人,有行无行,不在论列。”
“论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一论述
指对事物或观点进行详细、系统的阐述。
检举弹劾
特指古代官员上书揭发或弹劾他人。
议论的范围
指讨论所涉及的内容或界限。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及查字典的详细释义。
《论列》指的是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归纳整理。
《论列》的部首是“言”(yán),拼音是lùn。它的总笔画数为六画。
《论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至《尔雅·释诂》:得辨列出。其中,辨指辨析、辨明,列指列举、罗列。
《论列》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仍然是“論列”。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论列》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字形,但与现代写法仍保持相似。例如,可以写作“論列”、“論列”等。
1. 他在论列各种运动的益处时,提供了许多具体的实例。
2. 这本书系统地论列了人类历史上的各个重大事件。
相关的组词有:
1. 论述、论证:指对某一观点或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和证明。
2. 归纳、整理:指对材料、信息等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和整理。
3. 辨析、辨明:指辨别出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4. 罗列、列举:指将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出来或逐一列举出来。
近义词包括:
1. 论说: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阐述和说理。
2. 阐述、说明:指对某一观点或事物进行详细的解释和陈述。
3. 枚举、举例:指逐一列举出事物或提供具体实例以支持论点。
相关的反义词有:
1. 摘要、概述: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简洁的提炼和概括。
2. 略过、省略:指在论述中对某些内容进行省略或忽略。
3. 误导、歪曲:指对某一观点或事实进行错误的阐释或改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