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县胥的意思、县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县胥的解释

县吏。 宋 苏轼 《论积欠状》:“官之所得至微,而胥徒所取盖无虚日,俗谓此等为县胥食邑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县胥”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县胥”指古代县级行政机构中的吏员,通常负责地方事务的执行与管理。该词由“县”(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和“胥”(古代低级官吏的泛称)组成,合称表示县级官吏或吏员群体。

二、详细解释

  1. 职能与地位
    县胥属于地方基层官吏,主要负责税收、文书、户籍管理等具体事务。宋代苏轼在《论积欠状》中提到,县胥常借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被称为“县胥食邑户”,反映其实际权力虽低但对民众影响较大。

  2. 历史背景
    “胥”在周代原指有才干的基层官员,后逐渐演变为低级吏员的代称。县胥的职位可能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核心职责始终围绕县级行政的日常运作。

三、出处与例证

苏轼《论积欠状》是重要文献出处:“官之所得至微,而胥徒所取盖无虚日,俗谓此等为县胥食邑户。”此句揭示了县胥在实际政务中的角色及其潜在弊端。

四、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官职体系,可参考《宋史·职官志》或相关地方志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县胥之意

《县胥》是一种汉字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县》是以“土”为首部,意为地方行政区划单位。《胥》则以“月”为首部,意为属于、隶属于。因此,《县胥》的意思是指隶属于县级行政单位的人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县胥》中的《县》字,以“土”为部首,它有5个笔画;《胥》字,以“月”为部首,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字

《县胥》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中,《县》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后经历了演变和改良,形成了今天的字形。而《胥》字源于古代甲骨文,经过演变后形成了现代的字形。在繁体字中,《县》和《胥》的形状有所变化,分别写作「縣」和「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县》字的形状为“阝开口”,表示一个山头和一段耕地,寓意着国家的行政区域;《胥》字的形状为“月”加上“口”,表示人口众多,并带有“土”头的意思。

例句

1. 这位县胥是在县政府工作的一名职员。
2. 县胥们负责着管理和协调本地区的各项工作。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县长、县令、县城、胥吏、胥员、胥役等。
近义词:县吏、县令、乡吏、乡官等。
反义词:国胥、都胥、道胥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