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遒逸的意思、遒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遒逸的解释

亦作“ 遒佚 ”。雄健飘逸。《梁书·周捨传》:“﹝ 捨 ﹞辞理遒逸,由是名为口辩。”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 畿 好古,三槐 王氏 后,模得其本,出以示余。志字大小,甚类《兰亭叙》,其间‘曲水’、‘会稽’字,尤逼叙,笔力遒逸,真有父风。”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苦竹君》:“字法 李北海 《云麾将军碑》,得其遒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此图本 唐 阎立本 粉本,载在画苑, 松雪 盖临之也。有 吴匏菴 跋文,亦遒逸,乃 虞山 钱介王 所藏弆者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遒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iú yì,主要用于形容文笔、书画或言辞的风格兼具雄健与飘逸的特点。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出处与历史用例

  1. 《梁书·周舍传》
    记载周舍“辞理遒逸”,指其言辞雄健洒脱,因此以口才闻名。
  2. 《北史·祖莹传》
    提到祖莹“词藻遒逸”,形容其文章刚劲而富有逸致,年少时便受推崇。
  3.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
    评价书法作品“笔力遒逸,真有父风”,强调书法中的力道与飘逸兼具。

应用领域


近义词与关联词


“遒逸”是兼具力量与美感的艺术评价术语,常见于古典文学与艺术批评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意蕴。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梁书》《北史》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遒逸: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

遒逸(qiú y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雄伟壮丽,形容格调高雅,豪迈不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部首:辶(辵)
笔画:17画

来源和繁体

遒逸一词的来源较为古老,最早见于《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相如,才力遒逸。”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人物的才华悟性出众,形容其气质与行为都非常优美高尚。

在繁体字中,遒逸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古代小篆字中,遒逸的写法是遒逸(qíu 覀 一),当时的发音也有所差异。

例句

1. 他的风度遒逸,举止典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遒逸,引人入胜,让人陶醉其中。

组词

1. 遒劲:形容力量强大,有力的样子。
2. 雅遒:形容文人雅士的气质高尚,举止不凡。
3. 雄遒:形容阳刚威武,气魄宏大。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高峻、雄奇、壮丽、魁梧。
反义词:寒碜、猥琐、庸俗、低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