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arlier on;in advance]∶在预定的某个日期以前
代表团的部分团员已先期到达
(2) [in advance]∶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规定的日数
(1).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礼记·祭统》:“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夫人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后汉书·班超传》:“ 勇 从南道, 朗 从北道,约期俱至 焉耆 。而 朗 先有罪,欲徼功自赎,遂先期至 爵离关 。” 宋 苏轼 《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诗:“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但遇凝寒之日,先期约客,张筵置酒,赏那盆中之景。” 邹鲁 《江苏光复纪事》:“故先期与巡警商团及学界等,商约周妥。”
(2).规定的日数。《文选·张衡<东京赋>》:“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先期,谓期日。”
“先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n qī,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时间上的提前
指在预定的日期或事件发生之前完成某项行动。例如:“代表团的部分成员已先期抵达会场”()。这种用法强调行动的时间节点早于正式安排,常见于日程安排或项目管理中。
行动上的预先准备
指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提前规划、筹备。例如《礼记·祭统》中提到:“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夫人”,即祭祀前需提前准备()。此含义强调未雨绸缪的主动性,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境。
需注意其与“前期”的区别:“先期”强调“主动提前”,而“前期”仅指“某个阶段的最早部分”。例如“先期投资”指提前投入资金,而“前期调研”仅指调研的初始阶段。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处,中的文献(如)。
先期是一个汉语词语,表示在时间上或顺序上位于其他事物之前。它可以用作名词或动词,具体意义根据上下文而变化。
先期的拆分部首是“八”,拆分笔画为四画。
先期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这本古代汉字字典中。
先期的繁体字为「先期」。
在古时候,先期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可能会写作「先其」或「頟、」。
1. 在开始新项目之前,我们需要先期制定详细的计划。
2. 他很早就到了机场,提前买了先期航班的飞机票。
预先、先行、先头、先导、先驱
预先、提前、先行、前期
后期、随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