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纤秾的意思、纤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纤秾的解释

(1).纤细和丰腴。 唐 陈鸿 《长恨歌传》:“鬢髮腻理,纤穠中度,举止闲冶,如 汉武帝 李夫人 。”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梅梅柳柳鬭纤穠。乱山中,为谁容?” 明 徐渭 《书谢叟时臣渊明卷为葛公旦》:“ 飞燕 玉环 ,纎穠县絶。”

(2).盛美貌。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 会稽 陶允嘉 《纪游》诗:‘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 碧云 称纤穠。’”

(3).指富丽优美的文艺风格。 宋 苏轼 《书<黄子思诗集>后》:“ 李 杜 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 韦应物 、 柳宗元 发纤穠於简古,寄至味於澹泊,非餘子所及也。”

(4).指浮华的风格。 明 屠隆 《文论》:“《易》之冲玄,《诗》之和婉,《书》之庄雅,《春秋》之简严,絶无后世文人学士纤穠佻巧之态,而风骨格力,高视千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纤秾是汉语中一个富有古典美学意蕴的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文艺作品或自然景物中细腻与丰美并存的艺术风格或意境。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纤”:本义指细微、精巧,如丝线般柔细,引申为描写上的细腻入微。
  2. “秾”:本义形容花木繁盛、色彩浓艳,如“秾华”(繁盛的花朵),强调丰腴艳丽之美。

    二者结合形成对立统一的概念,指既精致婉约又富丽饱满的审美特质。

二、文学美学内涵

在文艺批评中,“纤秾”特指一种艺术风格:

三、应用范畴

  1. 文学作品:形容辞藻绮丽却不失神韵的诗词,如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意象密度与情感浓度。
  2. 艺术表现:适用于绘画中工笔重彩的细腻渲染,或音乐中繁复精巧的旋律层次。
  3. 自然描写:常见于对春日繁花、织锦纹饰等既具精微细节又富视觉张力的景物刻画。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定义“纤秾”为“纤细和丰肥”,引申指文艺风格的“细腻与富丽”。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强调其“艳丽细腻”的双重特性,并举《二十四诗品》为典例。
  3. 《中国美学范畴辞典》(成复旺):从美学史角度分析“纤秾”作为对立统一范畴的辩证关系,指出其“以细节支撑宏大,以秾丽升华纤巧”的深层意涵。

“纤秾”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既要求形式上的精雕细琢,又追求内涵的丰沛华彩,体现了艺术创作中“微而著”、“约而丰”的至高境界。

网络扩展解释

“纤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涵盖体态、美学风格及文学批评等层面,具体解释如下:

1.体态描述:纤细与丰腴的结合

指人或事物兼具纤细与丰腴的特质,常用于形容恰到好处的体态美。例如唐代陈鸿在《长恨歌传》中以“纤秾中度”描写杨贵妃的匀称身姿。

2.自然与事物的盛美

形容草木繁茂或景致艳丽。如王安石《灵山寺》中“万物极纤秾”一句,描绘自然界的丰盈之美。

3.文艺风格:富丽与细腻

在文学批评中,“纤秾”代表一种精致华美的艺术风格,与“简古”“淡泊”相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将其列为美学范畴之一,苏轼也评价韦应物、柳宗元的作品“发纤秾于简古”,即通过简洁形式表现细腻情感。

4.浮华风格(补充义项)

少数语境下含贬义,指过于雕琢或艳丽的文风。如明代屠隆批评某些作品带有“纤秾佻巧”之态,强调古典作品的庄重。


该词既可具象描绘体态与自然,亦能抽象指代艺术风格,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如需进一步溯源,可参考《二十四诗品》或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豹尾班辨辞宾商卜年愁绪如麻锤鑪丛育地广人稀法界性仿宋字附耳低言概略公座句骊归全反真顾惜行押书寒鸥约昊枢缓歌慢舞黄娇僵卧饯幕角黍焦烁疾颠金口木舌寄寓菊花滥侈镂金鸾纛骡马会梅润眉言弭彻墨子绮陌亲串轻电邱陵尚同烧甎沈淀噬齐食嗓失性收襜水令顺口溜顺俟蒜头随波逐尘素昧生平宿雨天机云锦详窥贤隽西班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