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县君的意思、县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县君的解释

(1).古代妇人封号。 晋 已有此称。 唐 制,五品母妻为“县君”。 宋 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 元 制与 唐 制同。 明 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晋书·后妃传上·宣穆张皇后》:“ 魏 正始 八年崩,时年五十九,葬 洛阳 高原陵 ,追赠 广平县君 。” 唐 韩愈 《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母曰 太原县君 。”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太守谓 玉 曰:‘汝今为县君矣,何以报我?’”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室人》:“﹝ 宋 ﹞ 政和 中,改郡县君号为七等……县君为室人、安人、孺人。”

(2).命妇的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 鶯鶯 已是县君, 君瑞 是玉堂学士。”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若是得了官呵!金冠霞帔,駟马高车,你便是夫人县君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我县君即是街南 赵大夫 的妻室。”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县君”是中国古代对女性的一种封号或称谓,其含义随朝代演变有所不同,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作为妇人封号的演变

  1. 起源与早期使用
    该封号最早可追溯至西汉,汉武帝曾封同母异父的姐姐为“修成君”,以县名“修成”为封号,被视为县君制度的雏形。晋代正式出现“县君”称谓,用于贵族女性封赠。

  2. 各朝代具体规定

    • 唐代:五品官员的母亲或妻子可获此封号。
    • 宋代:扩展至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中下级官员之妻。
    • 元代:沿用唐制,封赠标准与唐代类似。
    • 明代:专指郡王的曾孙女,成为宗室女性称号。

二、作为命妇的通称

明清时期,“县君”逐渐泛化为对受封妇女的统称,如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民间亦用此称呼官员妻子。这一用法体现了封号从特定等级向广义尊称的转变。

补充说明

“县”字本义与悬挂相关,后衍生出行政区划含义,封号“县君”中的“县”既可能源于早期以县名为封号的惯例(如修成君),也可能与行政等级挂钩。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县君的意思

《县君》是一个汉字词语,代表县城的官员或领导者。县君一词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指代地方政府官员。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县君》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县"字的部首是"⻏",总共10画;"君"字的部首是"口",总共7画。

来源

《县君》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古代,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制度分为中央政府、府、州、县等级,县级政府的首领就被称为"县君"。

繁体

《县君》的繁体字为「縣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县君"一词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在部分古籍文献中,"县君"的"县"字写作「縣」,"君"字写作「[文+君]」。

例句

1. 《县君》奉行公平正义,深受百姓的爱戴和信任。

2. 这位《县君》精明能干,为县城带来了繁荣和发展。

组词

县城、县府、县政府、县长、县官等。

近义词

地方官、地方长官、地方首脑。

反义词

百姓、居民、县民。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晳保任宝用毕昴驰名中外传催传世单篇啖说盗印大有年大智彫涸敌意翻讨父赏负誉光岳寒颤合错坚瓠禁里金鎗班几权寄远疾走卡奴洼空方空疏口说无凭赖有此耳厉抚零出历世磨钝鸾翱凤翥盲肠命镫拿身分昵爱排涝撇脱酋首却寒帘认命砂壶烧鑪捎色黍穗死中求活铁林题免啼明鸡土栗望尘莫及丸捍委藏碨磥问鼎中原闻风而起无拳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