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名。 汉 太仆属官。养马之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僕, 秦 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颜师古 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
“闲驹”是古代官职与养马场所的复合词,具体释义如下:
词义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百官公卿表》,指汉代太仆(掌管车马的官职)下属的养马监名,与“龙马”“橐泉”等并列,属于皇家马政管理体系。颜师古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表明“闲”为圈养马匹的场所,“驹”指少壮之马。
构成解析
历史背景
汉代设立“闲驹监”等五监,由太仆统一管理,负责皇家马匹的繁育与训练,反映了当时对马政的重视。
现代延伸
现代汉语中,“闲驹”一词已不常用,但“驹”仍保留在“马驹”“千里驹”等词汇中,比喻年轻有为者或珍贵人才。
“闲驹”是汉代官职与养马机构的复合名称,兼具场所与职能含义,体现了古代马政制度的特点。需注意与“驹”单独使用时的比喻义区分。
《闲驹》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贵族或者富人家中骑的闲散的马匹。
《闲驹》的拆分部首为马、立,拼音为mǎ、lì;总笔画为12画。
《闲驹》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一文中。在这个文献中,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任何用处的马。后来,它的含义扩展为比喻身份高贵、地位富足却不思进取的人。
《闲驹》的繁体写法为「閒駒」。
在古代,汉字《闲驹》的写法为「閒馱」。
1. 他生活优裕,是个真正的《闲驹》。
2. 骄奢淫逸,沉迷享乐,早已沦为一个《闲驹》。
休闲、闲适、闲散、马匹、贵族
闲人、游手好闲、逍遥自在
勤奋、努力、进取、辛勤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