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蜡腊的意思、蜡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蜡腊的解释

岁终祭祀。蜡为祭百神,腊为祭先祖,同为 周 代十二月的祭礼。《后汉书·礼仪志中》“劳农大享腊” 刘昭 注引 秦静 曰:“古礼,出行有祖祭,岁终有蜡腊。” 清 顾炎武 《答再从兄书》:“孰使我岁时蜡腊,伏地悲哀,家人相对,含酸饮泣,叫天而苍苍不闻,呼父而冥冥莫晓者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蜡腊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由“蜡祭”与“腊祭”两种古代祭祀活动合并而来,主要体现古代农耕社会的岁时祭祀传统。其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蜡祭(zhà jì)

    指周代年终祭祀百神的仪式。《礼记·郊特牲》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祭祀对象包括农神、田官、猫虎(捕食田鼠野兽之神)、堤防、水沟等与农业相关的自然神祇,旨在酬谢神灵护佑丰收。

  2. 腊祭(là jì)

    原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祖先与五祀(门、户、井、灶、中霤)的典礼。《说文解字》释“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后与蜡祭时间相近,秦汉时期逐渐融合,统称“蜡腊”,成为年终综合性祭祀活动。

二、文化内涵

蜡腊祭祀反映了古代“报本反始”的农业伦理,即感恩自然馈赠与祖先庇佑。汉代《风俗通义》记载,蜡腊之日“民皆休息,享宴作乐”, 可见其兼具宗教仪式与民俗节庆的双重功能。唐宋以后,蜡腊逐渐演变为民间辞旧迎新的年节习俗,部分仪式融入后世腊八节等传统节日。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蜡腊”作为历史词汇,主要用于研究古代礼制、民俗及文献解读领域。例如《后汉书·礼仪志》中“季冬之月,星回岁终,劳农大享腊”的记载, 即是对蜡腊仪式的描述。


参考来源:

  1. 《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3. 应劭《风俗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辑校本)
  4. 《后汉书·礼仪志》(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校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蜡腊”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古代祭祀礼制(主流含义)

基本解释:指周代十二月举行的岁终祭祀活动,其中“蜡(zhà)”是祭祀百神的仪式,“腊”是祭祀先祖的仪式。两者合称,成为年终重要的祭祀传统。

详细说明:

  1. 分祭对象:
    • 蜡祭:感恩自然神灵(如农神、土地神),祈求来年丰收。
    • 腊祭:缅怀祖先,表达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2. 时间与意义:通常在农历十二月进行,既有对一年收成的总结,也蕴含辞旧迎新的象征意义。汉代文献《后汉书》及清代学者顾炎武的著作中均有相关记载。

二、形容态度冷漠(较少见)

少数资料(如)提到“蜡腊”作为成语,比喻人或事物像“蜡烛与腊月”般冷漠无情。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需谨慎使用。

补充说明

建议在具体语境中结合文献来源判断词义,若涉及古代文化,优先采用祭祀相关的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办道钣锭报李投桃背立蹦蹦儿车璧流离禀食睈睈陈痾愁心大败亏轮澹澹大盈点阅兜眵风烛残年感惭膏唇岐舌缟素共工公姥公平交易乖气光绪古往海日寒粥汇齐虎口拔须魂销贱敛贵出涧栖徼利家陪基质隽词遽然拇量募役法齧毡拼花地板七绝清鲜叴叴裘茸曲词人情日阳山川麝牋诗源顺世赎钱属请死君特产五讲四美显而易见遐夭谐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