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墨敕的意思、墨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墨敕的解释

亦作“ 墨勅 ”。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宋书·王昙首传》:“既无墨敕,又闕幡棨,虽称上旨,不异单刺。”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虽陛下慈爱至深,然门闕之禁,不可不严。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勅鱼符。”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河北 盐法, 太祖皇帝 尝降墨勑,听民间贾贩,唯收税钱,不许官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墨敕”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特定术语,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及延伸信息:

一、基本定义

墨敕指皇帝亲笔书写、不经过外廷机构(如中书省)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其名称由“墨”(书写用的墨汁)和“敕”(皇帝诏令)组合而成。

二、制度特点

  1. 形式特征
    需皇帝亲自用墨笔书写,常见于紧急或特殊事务,如唐代杜甫《北征》提到的“墨制”即为此类诏书。
  2. 效力与程序
    虽具备皇权效力,但因其绕过常规审核流程(如三省制度),常引发争议。例如宋代司马光曾强调宫门夜开必须持有墨敕鱼符,体现其特殊用途。

三、历史应用与争议

四、文学与文献关联

在杜甫《北征》中,“墨制”指唐肃宗特许其探家的诏令,展现了墨敕在特殊恩典中的应用场景。

墨敕既是皇权直接行使的象征,也因程序简化成为权力滥用的潜在渠道,反映了古代中国皇权与官僚制度间的复杂关系。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事件,可查阅《梦溪笔谈》《宋书》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墨敕》的意思

《墨敕》是一个词语,意思是帝王发出的命令或圣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墨敕》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土”、“白”、“心”。

它的总笔画数为十九画。

来源和繁体

《墨敕》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起初是用于古代帝王发布命令的文书上。

在繁体字中,《墨敕》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有些字的写法会有所变化。

《墨敕》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墨勅」,也是指古代帝王下发的命令。

例句

1. 皇帝亲自书写的墨敕宣布了新的法规。

2. 执教之前,教练必须得到俱乐部主席的墨敕。

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御墨(皇帝的圣旨)、敕令(命令)、殊敕(特殊的命令)。

近义词:诏书、诏令。

反义词:请愿、谏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