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聚沙的意思、聚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聚沙的解释

亦作“ 聚砂 ”。《法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原比喻积小善为大行。后亦指年幼慕道,学佛论道。 唐 于志宁 《<大唐西域记>序》:“奇开之岁,霞轩月举;聚沙之年,兰薰桂馥。” 唐 李俨 《<法苑珠林>序》:“幼嶷聚砂,落饰綵衣之岁;慈殷接蚁,资成具受之坛。” 五代 齐己 《寄怀江西僧达禅翁》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聚沙”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来源与基本含义

源自佛教经典《法华经·方便品》中的典故:“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原意是指孩童玩耍时将沙子堆成佛塔的行为,比喻通过微小的善行积累最终成就大功德,强调积少成多的修行理念。

二、引申含义

  1. 年幼慕道
    唐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年幼者对佛道的向往,例如于志宁在《大唐西域记》序中提到“聚沙之年”,指代童年时期对佛法的追求。
  2. 文学意象
    五代诗人齐己在诗句“长忆旧山日,与君共聚沙”中,将其转化为友人共同修行的象征。

三、现代用法

  1. 成语“聚沙成塔”
    现多引申为积少成多,常用于强调持续积累的重要性。例如:“定时定额储蓄,正是利用聚沙成塔的道理累积财富。”
  2. 佛教文化语境
    仍保留原义,指代通过日常小事践行佛法,如孩童堆沙为塔的修行态度。

四、其他形式

该词亦作“聚砂”,属异体写法,意义相同。

网络扩展解释二

聚沙

聚沙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聚集沙土或细小物体。

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土】和【寸】。其中,【土】代表土壤,是指地面上的沙土;【寸】是一个表示长度的单位,表示细小。

聚沙的笔画数为9画。首先是横折笔,然后撇捺提起再撇捺提起。可以用【日】字来简化这个字。

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逍遥游》中的“履聚蓬(沙)而为山”。文中的“履聚沙而为山”形象地描述了人们聚集沙土形成山的场景。

在繁体字中,聚沙是「聚」和「沙」组成的。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聚沙的字形略有不同。其中,“聚”字的「工」旁表示此字的本义为聚集的意思;“沙”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类似“四”的字形,表示沙子的形态。

以下是一个关于聚沙的例句:

他用浑身的力气聚沙成山,最终取得了成功。

与聚沙相关的组词有:聚集、聚拢、聚集、聚散。

聚沙的近义词包括:积累、堆积、囤积。

聚沙的反义词包括:分散、散开、溢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