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详约的意思、详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详约的解释

周备而简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若 诸葛孔明 之详约, 庾稚恭 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在汉语词汇研究中,“详约”并非现代汉语中的高频独立词条,其含义需结合“详”与“约”两个语素的本义及组合逻辑进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语言学研究的释义:

一、语素分解与核心含义

  1. “详”的本义

    指周密、完备的陈述或探究,如《说文解字》释为“审议也”,引申为详细、周全之意。在文献中多表示深入考察或完整记录,如《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详也”中的“详”即指详尽叙述(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约”的本义

    本指缠束、约束,《说文解字》注“缠束也”,后衍生出简省、概括之义。如《荀子·强国》“约而详”中,“约”与“详”对举,强调言简意赅(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3. “详约”的复合语义

    该组合体现汉语辩证思维,指在表达中平衡“详尽”与“简略”两种方式。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提出“记注欲简以详,撰述欲详以约”,主张根据文体需求调整详略尺度(来源:中华书局《文史通义校注》)。

二、文献用例与语境分析

  1. 史学编纂原则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中强调“文约而事丰”,要求史书语言简练而内容充实,可视为“详约”精神的具体实践(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史通通释》)。

  2. 文学创作理论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提出“规范本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主张通过删繁就简实现“情周而不繁,辞运而不滥”,体现详略得当的美学追求(来源: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心雕龙注》)。

三、现代语言应用

在当代汉语中,“详约”虽不作为固定词语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但其辩证思维仍存在于以下领域:

注:本文释义综合《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并援引《文史通义》《史通》《文心雕龙》经典文献及现代学术规范,力求考据严谨。因“详约”属复合概念,未提供单一词汇的在线词典链接,相关文献可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nlc.cn)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详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周备而简要,即内容详尽全面,同时表达简洁扼要。以下为具体解释:

  1. 词义解析
    “详”指详尽、周密,“约”指简要、精炼,两者结合形成对立统一的概念,强调在完整覆盖内容的同时保持语言凝练。这一特点常见于古代公文或经典文献中,如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诏策》中评价诸葛亮的文书“详约”,即兼具完备性与简洁性。

  2. 应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评价文书、言辞或论述的优劣。例如,形容某篇文章既涵盖必要细节,又避免冗长赘述,即可称为“详约”。古代文论中,常与“明断”“理得辞中”等评价并列,体现对文体风格的重视。

  3. 近义对比
    与“详细”(仅强调周密完备,如-9)不同,“详约”更突出“简”与“繁”的平衡,属于更高层次的表达境界。

“详约”是汉语中一个兼具深度与效率的褒义评价词,适用于学术、文学等领域对精炼表达的推崇。

别人正在浏览...

哀册閟奥比周策帽儿搀预刺规辞语澹濧耽毵大千世界抵忤洞爥额银访古反空降翻轩嘎啦挂冠求去寡居归煞黑姓楗闭将仕郎节动禁圉困戹乐咏练才临难不恐骊戎柳老悲桓留有余地莽撞贸説美景梅妻闽荒木熙拈指湓流拼火贫子蒲越欠籍乾马穹门仍接认做啬人山工司职调整万世师表文章憎命卧床五大香蕊险象环生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