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柳老悲桓的意思、柳老悲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柳老悲桓的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桓公 ( 桓温 )北征,经 金城 ,见前为 琅邪 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 桓 ,松高对 阮 ,未办为邻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柳老悲桓”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其含义与人生感慨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出处与典故

这一成语的典故出自东晋名将桓温的事迹。据记载,桓温北伐途经金城时,看到自己年轻时担任琅琊太守所种的柳树已长到“十围”粗壮,不禁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木尚且如此,人又怎能经受岁月的流逝?)随即攀枝落泪。这一场景成为后世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经典隐喻。


词义解析

  1. 本义
    字面指桓温因柳树老去而触景生情,引申为人年老时对青春不再、生命短暂的悲叹。
    核心情感在于“睹物伤怀”,通过自然景物(柳树)的变化映射人生的无常。

  2. 引申义
    在文学中,常被用来表达对盛年不再的无奈或功业未竟的怅惘。例如宋代姜夔在《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中写道:“柳老悲桓,松高对阮”,借桓温的典故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应用与延伸


“柳老悲桓”通过桓温与柳树的故事,凝练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普遍哀感,兼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学感染力。其核心在于以物喻人,引发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网络扩展解释二

《柳老悲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年华老去而感到悲伤或者伤感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它表达了人们面对岁月流逝、年龄增长带来的无法改变的遗憾和哀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柳老悲桓》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四个部分:柳、老、悲、桓。 - "柳"部分的部首是木,笔画数为7。 - "老"部分的部首是老,笔画数为6。 - "悲"部分的部首是心,笔画数为12。 - "桓"部分的部首是木,笔画数为10。 来源 《柳老悲桓》这句话来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汉书·传器志下》。全句原文为“柳老悲桓,其歌云:‘岁云暮矣,吾尝矣。’”,是一个描写晚年悲怅之情的诗歌片段。 繁体字 《柳老悲桓》的繁体字为《柳老悲桓》。繁体字是指在简体字基础上进行字形扩展和变体,通常在港澳台地区以及某些华人社群中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柳老悲桓》的字形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由于古代字体的变迁与演化,现代所见的汉字和古代写法有一定差异。 例句 这句话通常作为一个短语出现,用来形容人们面对岁月流逝而感到的无奈和悲伤。以下是一个例句: - 她望着镜子中的自己,不禁感叹道:“柳老悲桓,时光就这样悄悄流逝了。” 组词 《柳老悲桓》作为一个句子,没有固定的组词形式。它更多地被用作一个短语,用来形容人们面对岁月流逝而感到的无奈和悲伤的心情。 近义词 - 老去悲伤 - 老年哀叹 - 悲叹年华 反义词 - 青春有为 - 心态年轻 - 年轻欢快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