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掠的意思、钞掠的详细解释
钞掠的解释
抄掠。《汉书·王莽传下》:“赤眉 力子都 、 樊崇 等以饥饉相聚,起於 琅邪 ,转钞掠,众皆万数。”《北史·于翼传》:“此寇之来,不过钞掠边牧耳,安能顿兵城下。” 宋 范仲淹 《上攻守二策状》:“馈运輜重,动有钞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此制 辽 金 元 同,而 明 不同者,惧北寇之钞掠也。”
词语分解
- 钞的解释 钞 (鈔) ā 同“抄”。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笔画数:; 部首:钅; 笔顺编号:
- 掠的解释 掠 夺取:掠夺。掠取。抢掠。劫掠。 擦过:掠视。浮光掠影。 拷打:掠笞。掠治。拷掠。 砍伐:掠林。 顺手抓取:随手掠起一根棍子。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钞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抢夺、劫取财物,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钞掠”指通过武力或暴力手段抢夺他人财物,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动乱中的劫掠行为。该词中的“钞”通“抄”,意为“强取、掠夺”。例如:
- 《汉书·王莽传下》提到赤眉军“转钞掠,众皆万数”,即描述起义军四处劫掠的场景。
- 宋代范仲淹在奏章中写道“馈运輜重,动有钞掠”,指运输物资常遭劫夺。
2. 字源与演变
- “钞”的本义:最初指“叉取”(《说文解字》),后引申为“抢夺”,如《后汉书》中“攻钞郡县”。
- 与“抄”的关系:古代“钞”与“抄”常互通,如“钞掠”也作“抄掠”,均表劫掠之意。
3. 历史用例
- 军事行动:如《北史·于翼传》记载敌军“不过钞掠边牧”,指劫掠边境牧民的财物。
- 社会动荡:清代魏源在《圣武记》中分析明代制度时,提到“惧北寇之钞掠”,说明北方游牧民族的劫掠是防御重点。
4. 相关说明
- 现代用法:现代汉语中“钞”主要指纸币(如“钞票”),而“钞掠”一词已不常用,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言文研究。
- 近义词:劫掠、掳掠、抢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书》《北史》等史书原文,或查阅权威字典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钞掠(Chāo lüè)这个词是一个汉字词组,由“钞”和“掠”两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析:
- “钞”字的拆分部首是钅(金部),它的总笔画数是9。
- “掠”字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它的总笔画数是11。
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但它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敏捷、快速且迅猛地抢夺或掠取东西的行为。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用的是「鈔掠」字,但其意思和用法与简体字是相同的。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这个词在古代的写法有什么区别。
以下是一些例句来帮助理解使用这个词:
1. 他眼疾手快,钞掠了桌子上的糖果。
2. 此次军队迅速钞掠了敌人的后方物资。
3. 小偷利用黑暗钞掠了富人家的贵重物品。
这个词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和使用场景来进行拓展和补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