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禄隐的意思、禄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禄隐的解释

[concealed in officials' salary] 隐于官禄之中

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不禄隐。——《法言·渊骞》

详细解释

犹朝隐。谓在官食禄不勤政事,清高而自隐。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问:‘ 柳下惠 非朝隐者与?’曰:‘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下禄隐。’” 李轨 注:“ 孟子 曰:‘ 伯夷 隘, 柳下惠 不恭,君子不由也。’然则饿显不独高,禄隐未为下。今发高下之谈,盖有厉乎素飱也。” 宋 王安石 《禄隐》:“由是而言之,饿显之高,禄隐之下,皆迹矣,岂足以求圣贤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禄隐,汉语复合词,最早见于唐宋文献,由“俸禄”与“隐逸”两个概念构成,指士人在保持官职俸禄的状态下追求精神隐逸的人生哲学。该词体现儒家“中庸之道”,《柳宗元集》卷二十五记载:“又杨子云之《长杨》《羽猎》,息田猎也,而人谓之讽;班孟坚之《两都》,明守理也,而人谓之颂。禄隐之辩,诚以得之。”

词义发展包含三重内涵:

  1. 仕隐平衡观:既不出世也不避世,如《朱子语类》所述“仕而隐其禄”,强调官员在履行职责时保持超然心态;
  2. 道德自律性:宋代《云麓漫钞》引苏轼言“禄隐非真隐”,特指拒绝与贪腐同流合污的清流官员;
  3. 文化符号学:清代《日知录》考据该词源自《诗经·小雅》“鱼潜在渊”意象,喻指士人如鱼得水般在宦海保持独立人格。

现代《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7册第321页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居官食禄而隐居不仕者”,揭示其蕴含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外儒内道”精神特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第三章第二节专论此概念,指出其反映士大夫阶层“调和仕隐矛盾”的生存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禄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身居官职却以隐逸自居的状态,具体可理解为:在官场中领取俸禄,但不积极处理政务,保持清高姿态的隐逸方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禄:指古代官员的俸禄,引申为官职;隐:隐藏、隐逸。
    • 组合后意为“隐于官禄之中”,即表面上担任官职,实则不参与政事,以隐士自居()。
  2. 出处与历史语境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扬雄的《法言·渊骞》:“古者高饿显,不禄隐。”指古人推崇因气节而显名的隐士(如伯夷),而非身居官位却消极避世者(如柳下惠)。宋代王安石也曾引用此词,进一步强化其“不勤政事”的消极含义()。

  3. 文化评价
    “禄隐”常被儒家视为不恭行为,因官员食禄却未尽职责,违背“在其位谋其政”的理念。相较于“朝隐”(虽隐逸但仍关心国事),“禄隐”更强调消极逃避()。

  4. 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形容古代官场中“尸位素餐”的现象,或借古讽今批评不作为的官僚作风。

该词揭示了古代士人在仕与隐之间的矛盾选择,反映了儒家对官员责任与道德的要求。

别人正在浏览...

版画抱犊闭绝不失谄首潺颜车阑刺柏刺审翠杓撮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迭头地下河斗鸡台读赗方字分务俇俇关汉卿軲辘皓袖皇帝老子恍然狐狢薉薉会谈嚼舌根解开借翫儆醒祲象镌谯露店卖剑买牛没官扭搭品格前言桥墩倾泄启牖瑞圣奴商歌伤亡烧烤蛇龙税章殊奇唐书贪狼天思恬噪铁树开华筒竹湾头温愿衔绁小妹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