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吃午饭。 明 汪宏滏 《初夏拟移家五汊》诗:“餉午盘传新茁韭,销时笥检旧删书。”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日中食曰餉午。”
(2).中午。餉,用同“ 晌 ”。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我早晨里只听疎辣辣寒风吹散了一帘柳絮,餉午间只见淅零零细雨打坏了满树梨花。”
“饷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指“吃午饭”
该用法源自古代文献,例如明代汪宏滏的诗句“餉午盘传新茁韭”,以及清代唐训方在《里语徵实》中提到的“日中食曰餉午”,均指正午时分进餐的行为。
指“中午”时间段
“饷”在此处通假“晌”(意为白昼的某段时间),例如明代《琵琶记》中“餉午间”即表示中午。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更多见于古籍或方言表述。如需表达类似含义,可用“晌午”“午餐”等替代。
《饷午》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给午餐的饭食或饭菜。
《饷午》的部首是食,总共有11个笔画。
《饷午》一词来源于《说文解字》,在古代是指给午餐供给饭食的行为。
《饷午》的繁体字为「餉午」。
古时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饷午》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词语,其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1. 他每天都会准时送来饷午,确保大家有充足的午餐。
2. 饷午的菜品种类丰富,口味也非常好。
饷餐、午餐、供餐、饪食
午饭、中餐、正餐、日粮
早饭、晚饭、宵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