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o;wilfully]∶顺着本性,索性
率性把眼睛闭着听他讲
(2) [nature]∶指平素的性情;禀性
率性朴素
(1).循其本性;尽情任性。《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梁书·文学传下·刘峻》:“ 峻 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 高祖 颇嫌之,故不任用。”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 明 方孝孺 《养素斋记》:“惟知率性任质,直躬正色,无求於人。” 叶圣陶 《隔膜·阿菊》:“一阵率性的附和的喧笑声发出来,各人的耳鼓都感到剧烈的震动。”
(2).禀性;本性。 南朝 梁 何逊 《秋夕叹白发》诗:“昔年十四五,率性颇廉隅。”《北齐书·刘孟和传》:“ 孟和 少好弓马,率性豪侠。”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夫以率性之真,推而扩之,与天下为公,乃谓之道。”
(3).索性;干脆。《水浒传》第六二回:“ 燕青 想道:左右是死,率性説了。”一本作“ 索性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既要带盘缠去,何不叫 郭福 率性买三五百金货物跟你去。”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我看率性叫那些唱歌的、奏乐的,也通统就位。”
“率性”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uài xìng,其含义可从以下多个维度解析:
循其本性,尽情任性
指依循人的天性或本心行事,不做作、不压抑。例如:“姐姐是个洒脱又率性的人”。
这一释义源自《礼记·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强调顺应自然之道。
索性、干脆
在具体语境中可表达果断的态度。例如《水浒传》中燕青“率性说了”,即索性直言。
“率性”既承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哲理,也融入现代语言表达自然与果敢的双重意蕴。
率性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率和性。
率的部首是玄(xuán),拼音是shuài,它的意思是引导、率领。率的笔画数为9画。
性的部首是心(xīn),拼音是xìng,它的意思是本性、天性。性的笔画数为8画。
率性来源于古代《庄子·逍遥游》一篇,原文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也;君子以义剖心,率性而行,孰云不可?”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君子应该以正义的心灵剖析自己,按照本性而行动,谁说不可以呢?这就是率性一词最早的出现。
在繁体字中,率性的写法仍然一样。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率的字形与现代相比稍有不同。它的正楷写法是“纟夊徒大”,表示一个人引导着很多人,带领他们前进。性的字形也有些变化,它的正楷写法是“广心”。这些古代的写法虽然有一些不同,但在意义上与现代写法是一致的。
以下是对率性一词的例句:
1. 他性格率直,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2. 孩子还小,应该给他空间,让他自由自在地率性成长。
1. 法率:守法的原则、法度。
2. 无以为刍:没有定见,无所依归。
3. 以德率民:以道德引导人民。
1. 任性:随心所欲、任意妄为。
2. 自由:不受拘束、无阻碍。
1. 守规矩:遵循规定、守纪律。
2. 约束:限制、束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