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閑工夫”。沒有事情要做的時間。 明 李贽 《複宋太守書》:“為自己本分上事未見親切,故取陳語以自考驗,庶幾合符,非有閒心事、閒工夫,欲替古人擔憂也。”《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那裡還有閒工夫作這等沒要緊的勾當。” 魯迅 《而已集·革“首領”》:“所以這回雖然蒙現代派追封,但對于這‘首領’的榮名,還隻得再來公開辭退。不過也不見得回回如此,因為我沒有這許多閑工夫。”
“閑工夫”是一個常用的漢語口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可供自由支配、未被正事或必要事務占用的空閑時間。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特征和文化内涵三方面詳細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閑工夫”指空閑的時間;閑暇。
示例用法:“他整天忙得沒一點兒閑工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漢語大詞典》
釋義強調“未被占用的零碎時間”,隱含“可用于消遣或非緊急事務”的語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326-5362-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補充說明:常含“時間寬裕、無壓力”的意味,如“有閑工夫喝茶”區别于“擠時間工作”。
(來源: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ISBN 978-7-5135-5014-3)
搭配習慣
情感色彩
例:“正事都忙不完,别浪費閑工夫!”
例:“午後有點閑工夫,正好讀本書。”
“閑工夫”折射中國傳統時間觀中對“勤勉”的推崇。儒家文化強調“惜時奮進”(如“一寸光陰一寸金”),因此該詞常隱含對“虛度光陰”的批判。當代語境中,隨着生活節奏加快,“擁有閑工夫”逐漸成為生活品質的象征,反映人們對工作與休閑平衡的追求。
“閑工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含義
指空閑的時間或沒有事務需要處理的狀态,強調人在特定時間段内沒有工作、任務或緊迫事務需要完成。例如:“他最近忙得連喝茶的閑工夫都沒有。”
詞源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口語或文學表達,既可描述客觀存在的空閑狀态(如“趁閑工夫整理房間”),也可帶有主觀評價(如“哪有閑工夫管閑事”)。
注意區分
需與“閑心”區别:前者強調時間上的空閑,後者側重心理上的閑適狀态。例如:“既有閑工夫,又有閑心,才能享受生活。”
該詞核心在于“無事務占據的時間”,具體語境中可隱含對時間利用的取舍态度。
碧障陛者不是頭才略誠欵城市氣候儲賈大副釣幾調行翻白眼幡勝風窗焚黃負輸功謀鼓姬黑天半夜穢荒楜椒鑒定降婁雞公機解錦地矜莊君子軍虧失雷師籬門罹難亂略履霜之戒農牧業片甲無存憑科疲玩愀然氣窗契弟凄涼傾筐清塘邛竹日側篩濾詩客史阙文適徙滔滔不盡謄録望鄉館望佯丸劍溫凊定省悟境賢明閑平枭兇小忠小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