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朝官的意思、朝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朝官的解释

(1).朝廷的官员。亦指中央官员。《魏书·世宗纪》:“宗及庶族,祖曾功绩可纪,而无朝官,有官而才堪优引者,随才銓授。” 唐 韩愈 《论今年权停举选状》:“臣虽非朝官,月受俸钱,岁受禄粟,苟有所知,不敢不言。”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讳》:“又某朝官諂事 蔡京 ,呼之为父,合家不许犯‘京’字。”

(2). 宋 代称一品以下常参官员。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有人续其下云:‘君看 姚曄 并 梁固 ,不得朝官未可知。’后果终於京官。” 明 柯维骐 《宋史新编·职官四》:“凡一品以下常参者,谓之朝官;祕书郎以下未常参者,谓之京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朝官"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专指在中央朝廷任职的官员。其核心定义可分解为三个层次:其一,词源学角度,"朝"字甲骨文写作"",象形日月同现于草莽之间,引申为君主议政之所;"官"字从宀从,原指官府治事之处,后特指国家任命的公职人员。其二,制度史层面,汉代确立三公九卿制后,朝官指代俸禄二千石以上、可直接参与朝议的官员,与地方郡守形成中央—地方二元结构。唐代《通典·职官》记载:"凡在京文武职事官,九品以上皆称朝官",其职责涵盖议政、监察、礼仪等国家核心事务。其三,职能分类维度,宋代《职官分纪》将朝官细分为"职事官"(如尚书、侍郎)与"寄禄官"(虚衔表品级)两类,前者实际参与政务运作,后者主要标示官员品秩。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特别强调:"朝官必着冠带,每月朔望诣阙朝参",从礼仪规范层面界定其身份特征。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明确释义为"中央朝廷的官员",与"外官""地方官"形成制度性对应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朝官”是古代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在不同朝代有所演变,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朝官泛指中央朝廷的官员,与地方官员相对,通常参与国家核心政务管理。例如《魏书·世宗纪》提到“无朝官”者需按才能选拔。

2.朝代差异

3.职能与地位

朝官多负责行政决策、礼仪制定等事务,如唐代的俸禄发放对象即包含此类官员。宋代文献中还提及朝官晋升案例,例如姚晔、梁固等因未达品级止步于京官。

4.其他相关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魏书》《梦溪笔谈》等古籍原文或权威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扳送边烽鞭桶漕斛吹齑蹈冰蹈海人顶色动力学耳目长芳序肺腑之言趺居腐弃干燥毁刺鹄卵精致岌嶷继室啾嘲九孔螺旧岁觉岸罝罤客到客到旷居溃溃困守羸俭凉霏零头罗圈儿揖没面目鹏息迁替樵柯全肥拳头上走的马,臂膊上立得人瘸子认军旗号瑟韵山峤神筴释軷时行螫手刷利霜霰死灰槁木汤锅讨来天付良缘彤云密布推算微扣娓娓动听文布销明草细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