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蹈冰的意思、蹈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蹈冰的解释

踏冰。喻危迫。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戴霜蹈冰,连年随之。” 唐 骆宾王 《上衮州崔长史启》:“载尘听览,迫甚蹈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蹈冰”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蹈冰”字面意为“踏冰”,比喻处于危险或紧迫的境地,带有强烈的警示意味。例如:“戴霜蹈冰”形容在严寒中艰难前行,隐喻面临巨大压力或危机。

文献出处

  1. 晋代葛洪《抱朴子·勤求》
    “戴霜蹈冰,连年随之。”
    此句通过“踏冰”的意象,表现追求目标时的艰辛与危险。

  2. 唐代骆宾王《上衮州崔长史启》
    “载尘听览,迫甚蹈冰。”
    以“蹈冰”形容处境危迫,凸显紧迫感。

近义词与用法

“蹈冰”通过具象的“踏冰”动作,抽象地表达对危机的感知,常见于古籍和诗词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比喻意义。如需更多例句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抱朴子》《骆宾王文集》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蹈冰

蹈冰(dǎo bīng)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在冰上行走,用脚踩踏冰面。该词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冫”,分别代表“走”和“冰”。根据笔画计算,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蹈冰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国风·召南·卷阿》这篇古代诗歌中,“卷阿”是一个描写边境地区生活的乐府诗集。其中有一首叫做《蹈冰歌》,描述了边境战士为了国家的安危能够无畏地踏过冰面,表达了忠诚和勇敢的情感。后来,蹈冰这个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形容积极面对困难和危险的行为。

繁体

蹈冰的繁体字为「躁冰」,其中的「躁」字由「走」和「鬼」组成。在繁体字中,加入了「鬼」这个部首的意义,使得蹈冰的含义更加强调对冰面的踏实和勇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蹈冰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蹈冰的字形为「」,字形更加古朴且独特,具有历史文化的痕迹。

例句

1. 他毅然决然,蹈冰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2. 面对困境,我们要勇敢地蹈冰,探索未知的领域。

组词

蹈火(dǎo huǒ):指在火焰上行走,用脚踩踏燃烧的物体。

蹈海(dǎo hǎi):指在汹涌的海面上行走,用脚踩踏海水。

近义词

履冰:也指在冰面上行走,强调穿着冰鞋或冰刀。

涉冰:指涉足冰面,经过冰雪地带。

反义词

避冰:指回避冰面,不去接触或触及冰面。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