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耕鸟耘的意思、象耕鸟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耕鸟耘的解释

传说 舜 死 苍梧 ,象为之耕; 禹 葬 会稽 ,鸟为之耘。《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 李善 注引《越绝书》:“ 舜 死 苍梧 ,象为之耕; 禹 葬 会稽 ,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 舜 禹 时代的遗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恒水 又东逕 蓝莫塔 ,塔边有池……此中空荒无人,羣象以鼻取水洒地,若 苍梧 、 会稽 象耕鸟耘矣。” 宋 无名氏《五色线·游仙记》:“忽到一处,约在甌阑之间,乃古莽然之墟,象耕鸟耘,人甚知礼,既还復往,沓不可寻。”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唐 陆龟蒙 《象耕鸟耘辩》:“然象耕鸟耘之説,吾得於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而徐,起墢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於象,行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象耕鸟耘"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大象帮助耕地,鸟儿帮忙除草,常用来形容上古贤君德行感天动地,以致鸟兽自愿协助农耕的太平景象。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成语释义

象耕鸟耘


二、文化渊源与典故

此成语典出舜、禹的传说。据王充《论衡·书虚篇》记载:

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

古人认为舜、禹德行高尚,死后仍有象、鸟感念其恩德,自发守护陵墓并耕作田地。这一传说被后世引申为对德政的极致赞美,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三、权威词典解释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象耕鸟耘:传说舜禹德行高尚,死后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后用以称颂帝王德政。”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1997年版)

  2. 《辞源》(商务印书馆):

    “象耕鸟耘: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见《论衡》。后喻德政感化万物。”

    (来源:《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

  3.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形容上古贤君德泽广被,连鸟兽亦受感化而助人耕作。”

    (来源:王涛等编,2007年版)


四、文化解读

此成语承载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强调统治者需以德配天。如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分析,象鸟助耕并非神迹,而是因舜禹陵墓地处山林,象群路过踩踏土地似“耕”,鸟群觅食啄土似“耘”,后人借此附会德政之说,赋予其道德教化意义。


五、现代使用场景

(注:古籍原文参考自中华书局《论衡校释》,词典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象耕鸟耘”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传说的成语,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后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读音为xiàng gēng niǎo yún,字面意为“大象耕地,鸟雀耘田”,常用于形容民俗古朴、自然和谐的劳动场景,也引申为赞美辛勤劳作、共同合作的精神。


二、出处与典故

  1. 传说起源:
    源于《越绝书》记载的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

    • 舜帝葬于苍梧山后,大象自发为其耕地;
    • 大禹葬于会稽山后,鸟雀主动为其耘田。
      此说被《文选·吴都赋》引用,后成为成语典故。
  2. 文化象征:
    古人认为这种现象体现了仁德感化万物,也暗喻理想化的农耕社会图景,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民俗淳朴如舜禹时代。


三、延伸解释与用法

  1. 形容辛勤劳作:
    唐代陆龟蒙在《象耕鸟耘辩》中提出新解:

    • “象耕”指农人耕地时如大象般沉稳端直;
    • “鸟耘”指除草时如鸟啄食般敏捷高效。
      由此衍生出比喻勤奋踏实、不畏辛劳的引申义。
  2. 使用场景:

    • 描述集体协作或淳朴民风(如“此地民风如象耕鸟耘”);
    • 称赞个人勤勉(如“他做事如象耕鸟耘,细致又高效”)。

四、相关词汇

注:若需了解更丰富的典故演变或例句,可参考《水经注》《吴都赋》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榜薄才伯牛灾插秧触石决木从信粗汉大节不夺丹愫发忿蜂屯乌合凤鹓官族国本国机蚝场黑米黑屋唤头驩迎火针驾部趼足矫谲鯨波絶色口才郎曹连枝花连珠隆长眉叶没世穷年囊米恼火撇撒皮库苹藻骑夫清减七托八转却老霜确志荣纷上清宫纱元声带深邃竖宦梳头司令员太平水缸苕水透视缩影万念俱寂雾鬓风鬟宵直邪视膝进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