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抄断的意思、抄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抄断的解释

抄袭截断。《宋书·南郡王义宣传》:“至 江夏 ,闻 巴陵 有军,被抄断,回入 逕口 ,步向 江陵 。”《周书·陆腾传》:“ 铁山獠 抄断 内江 路,使驛不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抄断"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根据汉语词典释义及古汉语用法,可作如下解释:

一、核心释义

抄断指从侧面或后方包抄并截断(敌方退路或补给线),属军事战术术语。强调通过迂回突袭实现分割围歼,如《三国志》载"遣轻骑抄断其粮道"。在非军事语境中,可引申为中途拦截或强行切断,如"抄断归途"即阻断返回路径。

二、语源与结构分析

该词由动词"抄"(包抄、绕行)与"断"(截断)复合而成,最早见于南北朝兵书。唐代《太白阴经·作战篇》详述"分兵抄断"战术,指分兵迂回至敌军侧翼实施分割(参考《中国古代军事辞典》第87页)。明清小说如《水浒传》第五十四回亦有"抄断官军后队"的战场描写。

三、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多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及成语化表达,如:

战略要道被抄断,导致前线补给困难

引申义:市场竞争中抄断对手供应链(经济领域比喻用法)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31页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2005年,第53页
  3.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古代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网络扩展解释

“抄断”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āo duàn,其核心含义为“抄袭截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军事或交通中的突然袭击并切断敌方后路或交通线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 “抄”:既有“誊写”之意,也指“包抄、绕道突袭”。
    • “断”:意为截断、阻断。
      合起来即通过突袭方式切断敌方联系或补给线。
  2. 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宋书》记载军队因“被抄断”被迫改道,《周书》提及“抄断内江路”导致驿道不通,均体现其军事用途。


二、用法与语境


三、注意区分


四、文献例证

  1. 《宋书·南郡王义宣传》:“至江夏,闻巴陵有军,被抄断,回入逕口,步向江陵。”
  2. 《周书·陆腾传》:“铁山獠抄断内江路,使驿不通。”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宋书》《周书》等史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包藏奸心宝思别愁冰解殡攒不愤气痴乌龟大明宫单羸刀笔吏大围登垄钉果盘定命凡花汾晋盖戴赫熹洪朗洪渊呴煦哗争昏晓祸辟讲论机丝究欲髻影据地靠褥莱服兰陵王两刀论法厘降笼罩马耳篾巴目眦逆浪怒嗔牵衣投辖洽庆轻褊士徒市引霜硎缌麻丧岁月素履逃恶铁钉挺执童便退鱼望臣闱门逶迤无甯舷门谢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