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刺戒的意思、刺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刺戒的解释

讥刺告戒。《汉书·杜周传》:“ 凤 白之太后,太后以为故事无有。 钦 復重言:《诗》云‘殷监不远,在 夏后氏 之世’。刺戒者至迫近,而省听者常怠忽,可不慎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刺戒"是古代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解析 "刺"字本义为尖锐物扎入,《说文解字》释为"君杀大夫曰刺",后引申出讥讽、指责之意。段玉裁注:"刺之言伺也,伺其过而讥之也"(来源:《说文解字注》)。"戒"字甲骨文象双手持戈警戒之形,《尔雅·释诂》训为"慎也",指规劝警戒。二字合称形成"以刺示戒"的复合语义结构。

二、典籍用例 该词多见于史书奏议类文献,如《资治通鉴·汉纪》载:"御史刺戒二千石,言其苛暴",此处指监察官员对地方长官的训诫规劝。唐代杜佑《通典·职官》记载监察体系时强调"刺戒并举,以正官邪",说明其作为古代监察制度中的重要行政手段(来源:《通典》)。

三、语义特征 该词包含双重行为指向:既指通过书面奏章(刺)进行检举,又包含口头训诫(戒)的行政程序。其使用主体多为监察官员,对象则为存在过失的官吏,具有"纠举"与"教化"并重的行政伦理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刺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刺戒”意为讥刺告戒,指通过讽刺或尖锐的言辞进行劝诫或警示。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带有警示他人改正错误或避免过失的意图。

2.出处与语境

3.字义分解

4.用法与延伸

5.权威性说明

(汉典)为极高权威性来源,明确给出经典出处;其他网页内容重复但权威性较低,可作为辅助参考。如需深入考证,建议查阅《汉书》原文或权威古籍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拔篲百尺棒头出孝子贝筵北烛串作纯正词旨遳脆大忠祠董狐笔对本顿混顿脚捶胸法署负钓瓜饮菇芦横死眼检阅家头金政急装开洋荤磕擦魁闳聊城箭辽俗立誓蛎塘流离颠沛梦乡牧放内容空洞譬况平身颇僻剖辨仆妾崎崄权正熔岩塞口三薛商暮时分十里长亭失神世途熟诵戍所诉诸公论通舱委去味素文亩五京无亦纤维席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