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忍衣的意思、忍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忍衣的解释

即忍辱铠。 唐 慧净 《杂言》诗:“持囊毕契戒珠浄,被甲要心忍衣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忍衣是汉传佛教专有名词,指僧侣所穿的一种特定僧服,具有深刻的宗教内涵与戒律意义。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与佛教语境

“忍衣”特指佛教比丘(受具足戒的男性僧侣)所穿的“下衣”,梵语称“安陀会” (Antarvāsa)。其核心含义是:

二、形制与戒律特征

  1. 形制:由五条布料纵向缝合而成(称“五条衣”),是僧侣日常劳作或就寝时贴身穿着的内衣 。
  2. 戒律依据: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因弟子衣着杂乱,制定三衣制度。忍衣需用“坏色”(青、黑、木兰等非正色)布料缝制,避免华丽,象征离俗断贪 。
  3. 象征意义:穿着忍衣代表持守“少欲知足”的戒律精神,提醒僧众以衣蔽体御寒为本,而非装饰炫耀 。

三、文化内涵与修行关联

“忍衣”一词浓缩了佛教核心修行观:

四、现代释义与宗教实践

当代汉传佛教仍严格遵循三衣制度:


权威参考资料: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安陀会”条目(中华书局,1922年)
  2. 中国佛教协会《汉传佛教寺院服饰制度研究》(《法音》期刊,2019年第5期)
  3. 《四分律》卷四十(大正藏第22册)
  4. 王邦维《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中华书局,1995年,第108页)
  5. 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三章)

网络扩展解释

“忍衣”是一个佛教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忍衣(拼音:rěn yī)指“忍辱铠”,比喻僧人在修行中承受苦难和屈辱的精神盔甲,象征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一概念源自佛教文化,强调以忍耐抵御外界侵扰,守护内心的清净()。

二、词源与文献引用

  1. 唐代诗文
    唐代僧人慧净在《杂言》诗中写道:“持囊毕契戒珠浄,被甲要心忍衣固”,通过“忍衣”比喻修行者以戒律和忍辱为铠甲()。

  2. 佛教文化背景
    该词与禅宗传承相关,如六祖慧能作为五祖弘忍的衣钵传人,体现了“忍衣”在禅宗中的象征意义()。

三、其他含义辨析

部分资料提到“忍衣”可能指衣物(如内衣)或物体外层的包裹物(如笋衣),但此类解释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建议以佛教术语为核心释义()。

四、相关词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术语或诗词引用背景,可参考、5、8中的详细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民本乡本土变心易虑不仅澄水帛痴肥怆伤春尖村仆饤盘抵忤隄障斗姆方上風幕妇弟浮幻固定价格辜攉国粟红带子红飞翠舞惶乱画野分疆贾官谫才将纔瑊玏佳手挟辀诘证喀秋莎扣边亏秤困滞列圣林下之风吏体隆古路冢明了木门孽类逆贼配地劈空起动电流青茁秋宪宂率入国问禁奢荡石油美元守奈丝绝肃整偷合苟从醎鹾贤良方正晓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