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后以“爱素好古”谓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宋书·隐逸传·王弘之》:“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 清 黄丕烈 《<嵇康集>跋》:“后人式微,物多散失,可慨已!然使后人得其物而思其人,俾知爱素好古,昔有其人。”
“爱素好古”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析:
基本释义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强调对古朴、素雅事物的推崇,反对盲目追随潮流。
出处与演变
源自《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后融合为成语。其中“素”指未经修饰的质朴,“古”代表传统或古代文化。
语法与用法
示例与延伸
清代黄丕烈在《嵇康集》跋文中写道:“俾知爱素好古,昔有其人”,体现对前人质朴治学态度的推崇。
近反义词
读音提示:ài sù hào gǔ(“好”读第四声,表示“喜好”)。
《爱素好古》是一个汉语词组,意思是喜爱古代事物或古老文化的人。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爱」和「好」,其中「爱」的部首是「爪」,「好」的部首是「女」。它的总笔画数为13。
《爱素好古》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对古老文化的崇敬和喜爱。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愛素好古」。
在古代,「爱素好古」这个词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写成。例如,在篆字时期,它可能被写作「愛素好古」。
他是个爱素好古的人,喜欢收藏古书和古代艺术品。
爱好古董、古风、古韵、古典、古迹
钟爱传统、珍爱历史、喜欢古代文化
追求时尚、跟随潮流、追求现代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