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曹冷局的意思、闲曹冷局的详细解释
闲曹冷局的解释
亦作“闲曹冷局”。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明 宋濂 《送张礼部兼晋相府录事序》:“纵调矣,或处闲曹冷局,首尾拘畏,不能展其志者有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喜朋党》:“故所引用者,急功近名之士,其迂缓愚诞,皆置诸閒曹冷局,终身不迁其官。”
词语分解
- 闲曹的解释 亦作“闲曹”。.闲散的官职。《宋书·孔觊传》:“伏愿天明照其心请,乞改今局,授以闲曹。”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或还之闕下,或处以闲曹,或引之近畿,属以一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
- 冷局的解释 冷落的衙门。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侂胄师旦周筠等本末》:“自 庆元 以来,政出于 韩 ,而 师旦 之门如市,宰相已为具官,左右不復预事,曹吏号为冷局。” 明 陆粲 《说听》卷下:“工部居六曹
网络扩展解释
“闲曹冷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ián cáo lěng jú,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含义
指官场或组织中无足轻重的清闲官署,或形容官员不作为导致工作停滞、局面冷清的状态。
详细解析
-
词义构成
- “闲曹”:指清闲的官员或部门,多用于古代官场语境。
- “冷局”:形容冷清、无实权的机构或局面。
两者结合,强调机构或职位缺乏实际权力或重要性。
-
历史出处
该成语最早见于明代宋濂《送张礼部兼晋相府录事序》,清代昭梿《啸亭杂录》中也有引用,描述朝廷将“迂缓愚诞”之人安置于无关紧要的职位。
-
用法特点
- 语法: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结构:联合式成语,中性色彩,无明确褒贬。
示例与延伸
- 例句:清代文献提到“急功近名之士”被重用,而能力不足者则被置于“闲曹冷局”。
- 现代引申:可类比当代组织中虚职部门或形式化岗位的现象。
该成语生动刻画了官僚体系中权责失衡的弊端,既可用于历史分析,也可借喻现实中的低效机构。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闲曹冷局是一个表示心情低落、郁闷的词语。它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闲”、“曹”、“冷”和“局”。下面将介绍关于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写法、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词语。
首先,闲曹冷局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闲:由部首门和笔画6组成。
- 曹:由部首曰和笔画9组成。
- 冷:由部首冫和笔画8组成。
- 局:由部首尸和笔画7组成。
其次,闲曹冷局一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诗经·周南·关雎》中的一句诗:“越之京师,凡四座,闲曹冷局。胡风微细,女子有色。”其中“闲曹冷局”一词用以形容婚姻冷落,夫妻感情疏远。
此外,闲曹冷局在繁体中的写法为“閒曹冷局”。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也有所不同。闲曹冷局中的“局”字,古汉字写法为「灭」,即正文左右加点,表示火焰的形状。
以下是一个例句,用以展示闲曹冷局的使用情境:“最近我工作压力很大,生活也变得闲曹冷局的。”
关于相关词语,组词方面可以包括:“闲散”、“曹军”、“冷淡”、“局面”等。近义词可以有“郁闷”、“烦躁”、“不悦”等。而反义词可以是“快乐”、“愉悦”、“畅快”等。
总之,闲曹冷局是一个形容心情低落、郁闷的词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诗经·周南·关雎》。它由四个汉字组成,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为门6、曰9、冫8和尸7。在古汉字写法中,“局”字写作「灭」。它可以用于描述生活中夫妻感情冷落,或者个人心情低迷的情境。组词包括“闲散”、“曹军”、“冷淡”、“局面”等,近义词为“郁闷”、“烦躁”、“不悦”,反义词为“快乐”、“愉悦”、“畅快”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